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新兴木刻”的再解读

发布时间:2017-12-02 23:08

  本文关键词:“新兴木刻”的再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鲁迅 新兴木刻 解放区木刻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鲁迅和"新兴木刻"在不断地被以各种形式和目的解读着,或作为旗帜,或作为"圣衣",亦或是不合时宜的"鼓噪者"。本文试图透过历史的迷雾,简要梳理出鲁迅与"新兴木刻"的关系和态度,较为客观地对其意义和价值做出评价。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
【分类号】:J314.2
【正文快照】: 鲁迅对社会发出的“呐喊”和“新兴木刻”的成长与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美术“直面人生”和“为人生的艺术”的精神之门,是直接揭露“国统区”现实社会黑暗而与以往艺术主题和表现方式不同的、具有“先锋”意识的艺术行为。呈现出青年的、无政府加无产者的、力量的、不安定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庆纪;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宗教观的价值取向[J];蒲松龄研究;2001年02期

2 史妍辰;;《野草·题辞》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3 罗志田;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王德岩;“中国悲剧”问题的歧途与希望[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李晓丽;;对绝望的洞悉和反抗——从《幸福的家庭》和《伤逝》中读到的鲁迅哲学[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6 高兴;论鲁迅时间意识的特点及其成因[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马丽云;;从民俗走向审美视野的云南“甲马”[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汪龙麟;20世纪《镜花缘》研究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4期

9 林元梅;;“灵”与“肉”的追逼与拷问——论《孤独者》中魏连殳的悲剧审美价值[J];当代小说(下);2011年02期

10 夏菁;;两种声音及其他——鲁迅研究在新马[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娅;;《纯真年代》中的变化基调初探——从其复调因素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陈芝国;;危机之下的抉择——论宋淇的散文诗[A];当代散文诗的发展暨“我们”文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顾琴;海派篆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6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D];四川大学;2002年

7 崔云伟;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建构与学术思想中的科学主义(1918-1949)[D];复旦大学;2006年

9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荣;中国现代先锋文艺研究:1919-1935[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芙蓉;鲁迅小说的诗意特征[D];兰州大学;2011年

2 宋国静;向文学的“科学”中去—对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唯物史观文学论的回顾与反思[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伦文;近代在日中文报刊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宗源;民族文化的复兴与现代生活的复魅[D];海南大学;2011年

5 田芳;从“民彝政治”到“工人政治”[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高善琴;但丁《论俗语》与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薛冲;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女鬼情结和零余者形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影;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游杰;试论玄幻小说及其审美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唐巧天;五四时期与三十年代中西文化论战中关于西化论的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卫锋;;中国现当代版画艺术的肇始——新兴木刻运动[J];大众文艺;2011年01期

2 张望;鲁迅的美术教育观——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而作[J];美术研究;1981年03期

3 李春林;关于当下贬鲁思潮的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未来;;鲁迅论文艺创作言论摘抄[J];美苑;1982年01期

5 沈文强;;鲁迅气质的探索[J];新美术;1985年01期

6 余凤高;高更:从原始中寻求归宿[J];鲁迅研究月刊;1986年09期

7 李允经;评赵延年作鲁迅题材黑白木刻——在赵先生从艺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04期

8 刘铁生;鲁迅生前最后的照片[J];军事记者;2002年02期

9 叶鹏;;一幅尘封七十年的鲁迅木刻肖像[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7期

10 江平;;鲁迅书法论[J];中国书画;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益乔;刘东方;;鲁迅为“连环画”辩护估衡——从20世纪30年代有关“连环画”的论争说起[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许祖华;;生命意义的另一种追求——鲁迅绘画活动的特点与意义[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观泉;;从鲁迅、瞿秋白的共同爱好趣谈《雪山飞瀑》[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4 方成;;漫画语言[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5 蒋铎;许林;;新闻摄影重在表现人的精神风貌[A];第四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1996年

6 田原;;鲁迅漫像[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7 鲁迅;;漫谈“漫画”[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8 曹昌光;;漫画喜剧艺术论[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阳;《鲁迅的艺术世界》看到不同的鲁迅[N];西部时报;2009年

2 记者 任沁沁;鲁迅之子周海婴:我用镜匣记录人间70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肖尧;意在黑白之间[N];美术报;2008年

4 张瑞田;鲁迅书法的价值判断[N];美术报;2006年

5 记者 丁雷;鲁美在连庆祝建院七十周年[N];大连日报;2008年

6 许石林;刀下刻出鲁迅式的激情[N];深圳商报;2004年

7 皮祖政;关于“书法秀”与鲁迅的“文摊秘诀十条”[N];美术报;2006年

8 记者 陈芳;《鲁迅》等6方奇石获金奖[N];三峡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小宁;鲁迅的艺术世界多姿多彩[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孙郁;鲁迅的美术之缘[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云伟;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健;中国现代书籍设计范式的发端及其成因(1862-1937)[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谢春;抗战时期大后方木刻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盼;20世纪上半叶德国黑白木刻对中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0年

2 吉丽琪;学院版画的当代发展与教育改革中的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琦;《现代版画》与“现代版画”[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4 焦体盛;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5 胡丽娜;论解放区木刻版画艺术创作[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瑜;恢复记忆,续脉传梓[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7 许宏翔;洗尽铅华始见金[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古梅芳;陶元庆的绘画艺术与装帧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露妍;中国现代版画早期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郭渝慧;中国早期现代招贴画绪论[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246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246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a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