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美与抽象美的高度融合——论大足石刻图案世界强烈而微妙的装饰性
本文关键词:具象美与抽象美的高度融合——论大足石刻图案世界强烈而微妙的装饰性
【摘要】:大足石刻中的图案世界,是古代匠师们按照形式美法则创造出来的极富美感魅力的艺术世界,不管是造像的背光图案、冠饰图案、服饰图案还是龛窟壁面和尊像持物与宝座等的装饰图案,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中国本土化了。大足石刻于此又一次显出它纯粹艺术创造性质的无上高明来。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基金课题(项目编号:2008JWSK132)“大足石刻艺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314.3
【正文快照】: 一大足石刻中的图案世界,是古代匠师们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而创造出来的,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中国本土化了。就其规模数量上看,或许不能与敦煌莫高窟或者龙门石窟等简单相比,但就其展现的艺术水准审视,自然不同凡响,自有其鲜明突出的特点,表现出极其强烈而微妙的装饰意味,是具象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冬花;;缤纷幻化、人间舞魂——浅谈飞天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2 龙红;王玲娟;;论中国石窟艺术的设计意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任平山;;重提吐火罗——尉迟乙僧原籍考注[J];敦煌研究;2011年03期
4 季爱民;;唐高宗经营东都始末考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02期
5 龙红;;北魏龙门石窟造像和书迹艺术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高俊苹;;从摩崖三佛龛浅谈龙门石窟的开凿方式[J];雕塑;2008年03期
7 费泳;;佛衣样式中的“褒衣博带式”及其在南北方的演绎[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02期
8 梁哲;;龙门石窟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及艺术价值[J];大舞台;2013年11期
9 林伟;;从交脚弥勒菩萨造像的流行看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张瑞;;睨视古今 立于永恒——唐代石窟造像艺术[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文宏;安阳石窟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红;大足石刻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周苏;北魏中晚期云冈、龙门石窟的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马健中;巩县石窟北朝造像题记及其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张鹏林;邺城地区东魏北齐时期石窟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冯X;浅谈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遗产资源旅游开发利用与保护[D];山西大学;2013年
6 纪瑞婷;龙门石窟佛教服饰世俗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7 温文;佛像背光探源[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宇窗;;大足石刻的装饰性语言[J];文艺研究;2010年12期
2 陈廷佑;;水龙吟·大足石刻[J];诗刊;2010年09期
3 李永永;;重庆大足石刻[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0年09期
4 于竞祁;;漫步大足石刻间[J];紫禁城;1982年02期
5 ;“大足石刻杯”全国诗歌散文征文启事[J];中国作家;2009年15期
6 ;大足石刻杯全国诗歌散文征文启事[J];诗刊;2009年09期
7 唐纲;张文刚;;大足石刻:三教合一 风华千古[J];重庆与世界;2009年12期
8 王路;;大足石刻 十一年申遗警醒回望[J];中华建设;2010年03期
9 治贵;大足石刻审美断想[J];四川文物;1986年S1期
10 何捷 ,浦燕;2002—13《大足石刻》[J];上海集邮;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煜;;对大足石刻治水和维修的体会[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2 陈卉丽;;浅谈大足石刻的装饰艺术[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江涛;;大足石刻:一部承载儒释道三教融合思想的文化巨著[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张赞勋;付林森;江东云;姚金石;;大足石刻风化物可溶盐形成及破坏作用机理[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5 刘建平;胡耀红;詹益腾;;国外三价铬电镀的研究与发展[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五届表面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韩书梅;翟叙;;议当今装饰性镀层[A];2001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马保国;董荣珍;朱洪波;李晓军;;高性能彩色固化剂的耐久性研究[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8 马仁华;何为慧;韩磊;宫崇高;;塑化标本装饰性支架造型设计[A];山东解剖学会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姜淑梅;;花式线与装饰性面料的开发[A];第十一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雯萱;;试论永丰现代民间绘画的装饰性[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平 彭军 人可;《大足石刻》纪念戳亮相[N];中国邮政报;2002年
2 新华社记者 张琴 徐旭忠;是谁让大足石刻负债三千万?[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萧易;大足石刻发现西南“敦煌”[N];成都日报;2010年
4 特约通讯员 罗义华;大足石刻又添另类版本[N];重庆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陶卫红;大足石刻遭遇尴尬[N];重庆日报;2003年
6 何绍宣;大足石刻高起点严要求[N];中国旅游报;2000年
7 记者 何清平;抢救第一 保护为要 将大足石刻打造成为世界级文化旅游精品[N];重庆日报;2011年
8 崔妮;大足石刻及重庆文物[N];光明日报;2001年
9 廖翊;国家文物局:大足石刻等最重要文物度过劫难[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林方;高科技“保驾”大足石刻[N];中国矿业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道义;古代汉字书法装饰之道[D];苏州大学;2008年
2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陈欣;几种常见民族乐器演奏音高测定及相关律学等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4 顾迎庆;中国人物画造型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冯楠;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风化机理与保护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钱仁平;1/4音作曲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宪伟;试论水彩画表现中的装饰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厚清;论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装饰性特征[D];苏州大学;2008年
3 黄河;宋杂剧绘画的装饰性特征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晶晶;现代装饰画的表达理念及应用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高峰;黑白之间的对话[D];山西大学;2007年
6 郭晨;唯美一些又何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郑晓静;中国人民解放军礼服服饰的装饰语言探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张蓓贝;中国传统壁画色彩的装饰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顾燕;装饰性与绘画性的关系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75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27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