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新中国城市雕塑语言的嬗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6 07:37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城市雕塑语言的嬗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雕塑 雕塑语言 中国城市形象 嬗变过程


【摘要】:城市雕塑是能够展现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形象,展现的是生存于此城市的公民对于白身生存环境的思考,同时也是城市公共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城市雕塑是城市环境建设的艺术灵瑰,可以潜移默化地舒缓人的心情,丰富城市色彩,美化城市环境。要评判一座城市发展的程度如何,就要看它的建设以及城市形象的塑造。而雕塑艺术家们则通过这种美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追求,并通过城市雕塑的形式探讨城市空问与个人的关系。因此,对于城市雕塑本体的发展的研究,以及城市雕塑是如何促进城市建设,如何影响城市形象塑造,都将对城市雕塑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契机。 本文通过回溯新中国成立前后城市雕塑语言的嬗变历程,系统梳理了新中国前后城市雕塑理论研究现状和潜在的文化观念及价值体系,探讨了城市雕塑的学科概念和农达手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城市雕塑与城市、城市文化、社会背景、观念形态、文化结构、空问、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以期挖掘我国城市雕塑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同时,木文立足于本土文化视角,总结了国内外城市雕塑的不同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城市雕塑功能性的必要性。着眼于当下城市雕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允分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的写意精神,探讨了城市雕塑在设计中应该关注人文理念的内涵,提出了城市雕塑在发展的同时,要与环境自然相得益彰,从而带动和彰显城市的文化品味。 中国城市的发展建设特点、文化背景及艺术需求造就了我国城市环境雕塑独特的内在经验,也决定了国内艺术家们的独到阐释方式。我国城市雕塑发展与城市化历史较长、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系统更多元的国家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我国的城市雕塑终将会在综合吸取诸国艺术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更具特色地发展。即使在当前还存在种种问题与弊端,但一个逐渐完善,逐渐提高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应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史多的关注,这样才能使中国式的地域文化呈现出新的生机,从较单薄的感性阶段走向文化的理¨和成熟阶段。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0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沂;;浅析城市雕塑缺乏力作的原因与对策[J];艺术.生活;2009年06期

2 田金铎;参评随想[J];美术;1994年10期

3 彭英;城市雕塑艺术创作十二法[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朱连城;凝固在城市空间的艺术——谈城市雕塑的建设[J];南方文坛;1995年05期

5 钱绍武;就当前城市雕塑的问题谈几点看法[J];雕塑;1997年03期

6 陆军;论城市雕塑的主题、环境与形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9年03期

7 彭英;城市雕塑的价值与价值的实现[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8 吴为山;雕塑文化论坛[J];雕塑;2004年03期

9 刘炳南;立体构成与抽象雕塑[J];雕塑;2005年03期

10 唐明;拿什么奉献给你[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邦;;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机制研究[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2 马军;;被规划师遗忘的角落——谈城市雕塑的规划[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3 刘岩;;关于济南城市雕塑建设的几点思考[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和红星;;城市雕塑贵在“画龙点睛”展现“文化特色”[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曾军;;“思想者”的文化旅行及其意义——关于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一点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于美成;;黑龙江美术两题[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9 朱光亚;李开然;;在城市的拓展中拓展传统园林艺术[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10 张宝贵;;漫谈GRC与雕塑[A];纤维水泥制品行业纤维增强水泥及其制品论文选集(1)(1960~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沈峥嵘;照搬,成为城市雕塑的误区[N];新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杨超;城市雕塑:请手下留情[N];宁夏日报;2005年

3 刘枫;城市雕塑切莫“画蛇添足”[N];新疆日报(汉);2005年

4 记者 李迎;“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开始评选[N];中国建设报;2009年

5 王翔;围绕山水、环保、绿色做文章[N];淮南日报;2009年

6 张晓燕 杨青;让城市雕塑为宝鸡旅游打高分[N];宝鸡日报;2009年

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关于公布“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获奖名单的通知[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阮树彬 记者 王媛;防洪纪念塔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N];哈尔滨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余海霞 通讯员 陈云;我市两作品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N];湘潭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侯丽;城市雕塑:有量更要重质[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一夫;新中国城市雕塑语言的嬗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蔺宝钢;当代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机制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郭公民;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D];复旦大学;2009年

5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冯石岗;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文明中作用的探索[D];天津大学;2004年

8 郝润华;《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D];南京大学;1999年

9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10 王东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达;长春市城市雕塑对长春市城市建设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兴亮;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城市雕塑创作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岱岳;城市雕塑不可泛之更不可滥之[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易丹;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艺术符号的创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郭建伟;苏州市城市雕塑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亚彬;城市雕塑的文化传播功能浅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钟家立;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陈建华;浅谈衡量城市雕塑优劣的因素及其引申[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9 刘骧群;中国当代城市雕塑的形式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莎莎;沈阳市城市雕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95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295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3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