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传统美学对当代艺术的关照——从《关东魂》雕塑谈起

发布时间:2017-12-19 09:09

  本文关键词:传统美学对当代艺术的关照——从《关东魂》雕塑谈起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美学 雕塑 历史题材 创作方法 东北抗联 艺术作品 艺术语言 美术创作 战士 革命精神


【摘要】:正意像的生成2006年4月,在接到文化部、财政部首次举办关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通知后,我决定以"东北抗联"为题材申请创作立项。第一,历史题材是我个人的兴趣所在。作为东北人,有关东北抗联的历史我较为了解,而抗联英雄如杨靖宇、赵尚志等事迹体现出来的坚强信念、革命精神、和民族气概一直在深深地打动着我。第二,在多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意像的生成2006年4月,在接到文化部、财政部首次举办关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通知后,我决定以“东北抗联”为题材申请创作立项。第一,历史题材是我个人的兴趣所在。作为东北人,有关东北抗联的历史我较为了解,而抗联英雄如杨靖宇、赵尚志等事迹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t ;关于商代历史题材雕塑的思考[J];美苑;1994年Z1期

2 程连昆 ,李家志;雕塑[J];雕塑;2001年01期

3 章丽云;维也纳的雕塑[J];文史月刊;2005年03期

4 冯河;谈作动物雕塑[J];美术研究;1980年04期

5 王治平;说说偶像雕塑[J];文史杂志;1988年01期

6 ;田世信雕塑选[J];雕塑;1995年01期

7 春波;雕塑者[J];决策探索;2005年05期

8 ;埃及雕塑[J];美术之友;2000年04期

9 余丁;雕塑·中国[J];中国校园文学;2002年09期

10 雅坤;长春国际雕塑展掠影[J];科学大观园;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漓;易乐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王瑾;;当前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问题——“200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文艺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5 程国赋;;论唐代小说的创作方法[A];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6 吴秀明;荆亚平;赵卫东;;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国历史文学的世纪之旅——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中玉;;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一些感想[A];中国历史文学的世纪之旅——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贺莲花;江碧波;;水与雕塑的结合设计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怡;;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文学渊源与继承关系[A];中国历史文学的世纪之旅——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春青;;谈谈历史题材创作中的真实性问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韩小蕙;开创中国雕塑的新局面[N];光明日报;2005年

2 邹文;艺术不以公众优先是道义缺陷[N];工人日报;2005年

3 朱虹子;抗战纪念雕塑奏响和平主题[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北京,,不朽的雕塑有多少[N];北京日报;2003年

5 记者 黄如飞;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共和国摇篮》龙岩开拍[N];福建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玉芳;不该忘却的纪念[N];人民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顾咪咪;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有突破[N];解放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隗瑞艳;海洋题材作品为何受热捧[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张宝贵;漫谈GRC与雕塑[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走进小区的雕塑展[N];中国文化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蒋青林;历史话语世界的精魂[D];浙江大学;2006年

3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4 董雪静;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李兴亮;世纪之交的清朝题材电视剧现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8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懿斐;《朝霞》:“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样板[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蕾;建筑与雕塑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2 温洋;雕塑与建筑—雕塑艺术中的建筑联系[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梁刚;雕塑·建筑·景观[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4 王展;论西方现代雕塑多位空间的视觉表达方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5 熊永强;中国史前雕塑人像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骆韬颖;浅析当代艺术中雕塑与装置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3年

7 张待纳;在人性的开掘中书写历史——张笑天历史题材创作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琪;谈人物雕塑的姿势[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9 郑宣彪;论雕塑的空间[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慎;马背的负载——对中西方有关于马的纪念性雕塑艺术中马背上无人或有人问题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307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307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8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