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公共艺术机制与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14:33

  本文关键词:公共艺术机制与管理研究 出处:《清华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运行机制 公共精神 市民社会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当代中国处于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高潮期,在城市的急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建设的畸形现象,十分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对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及滞后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到公共艺术运作机制的不完善及政策规划的漏洞和盲区深深制约了作为城市文明生态系统重要标志的公共艺术的发展,当然这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公共精神和审美意识缺失的原因。 在国际上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都市成长中,公共艺术对提升环境美学和文化品质的贡献日益突出,其运行机制本身的公共性、合理性和系统性也日益增强。然而在中国,跨学科融管理学、规划学、城市学、城市社会学、传播学、艺术哲学及环境伦理学等不同学科理论和视角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的公共艺术政策、计划、立法在我国尚属初创阶段。正因如此,专家学者的责任意识促使我们加快对国内外公共艺术政策法规的比较研究,为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提供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比较完备的公共艺术立法、政策的知识文本,以减少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公共艺术低水平建设的遗憾。 研究公共艺术机制与管理这个课题,通过对中国公共艺术现状的深层原因分析和中外公共艺术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理论的辨析,目的就在于在城市的最高决策者和专业人士中唤起注意,站在历史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当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诸多问题,进而推进公共艺术运行机制在我国的发展和完善,并能推动全方位的公共艺术相关立法和公共政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J30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婷;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王婷;社会公正和新型公共领域的建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4 谷鹏飞;全球化语境下审美文化的悖论及价值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郭玉锦,王欢;网上公共领域[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孙晶;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思想考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苏翠萍,王彦志;变革中的世界与21世纪的中国法[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8 相秀丽;现代化: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9 邹诗鹏;文化研究与意识形态——评文化研究中的中立立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10 潘顺;从人权视角谈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念支撑[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郭尚兴;;汉英文化类辞典编纂要端举论——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周菲;;当代欧美公共哲学研究述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韩升;谢丽威;;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在传统伦理社会和现代市民社会之间[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唐勇;;共识规划——通往和谐社会之路[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白华山;工商界·市政府·市党部[D];复旦大学;2003年

6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7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D];山西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良杰;个人与历史——十七年长篇小说一个角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易小斌;后殖民理论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论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卢山冰;网络、网络主体与网络外部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4 祝影;文化视野中的城乡发展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马路阳;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6 张攀;网络时代的文学[D];苏州大学;2002年

7 佘俊臣;论惩罚性法律责任的合理性[D];苏州大学;2002年

8 张宏辉;道与逻各斯:文化异质及其现代性与诗性阐释[D];四川大学;2002年

9 于柏华;构建中国的法治本土化根基[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严波;大众文化:重建中国文艺学的新思路[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16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316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