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觉视角下不同类型材料雕塑艺术探析
本文关键词:质觉视角下不同类型材料雕塑艺术探析 出处:《大舞台》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雕塑艺术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像当代绘画作品一样具有视觉效果,更增添了其触觉的功能,给人以异常强烈的真实感觉,也有人称其是建筑的附属体。为了帮助观者能够更充分、更适宜地理解雕塑品中所传达出的创作精神与内涵,感悟出雕塑材质本身所呈现出的视觉美感。笔者试图通过对雕塑材料所产生的质觉溯源,通过对不同类型材料的雕塑艺术分析等,使质觉下雕塑材料的这种形式语言更便于人们接受与理解。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基金】:基于“质觉”下雕塑材料的形式语言研究(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JSCX2011-194HLJ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目前,许多的艺术研究人员从雕塑的不同类型材料分析与应用对雕塑艺术进行了深度研究。随着当代科学技术以及材料学、结构学等学科日益发展,使得雕塑的材料和工艺等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在拓展雕塑材料本身材质外,视觉理论(质觉)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在艺术创作中地位得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常洁;当代雕塑材料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马江陵;论造型艺术语言中材料功能的转变[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峰;;陶瓷:游牧的视角与当代的悬疑[J];中国陶艺家;2011年01期
2 卢晓平;;《草原夜色》赏析[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年08期
3 朱朱;;刘小东与三峡:新写实的神话与挽歌[J];艺术.生活;2007年03期
4 祖宇;;透过“真实”看“史实”——对纪实摄影创作本源的探讨[J];包装世界;2011年03期
5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艺术评论;2011年07期
6 董庆波;;静穆的灵魂——艺术摄影观念探议[J];大家;2011年15期
7 ;“2011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获奖艺术家作品巡展[J];画刊;2011年08期
8 祁小雨;苗延荣;;大设计:社会化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8期
9 熊怡;;“我用镜头拷问心灵”[J];今日重庆;2011年08期
10 王秋凡;;迹化时光与记忆 王岩艺术对话录[J];美苑;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硅;;论纪实摄影的历程、进程及其走向[A];按“华赛”标准共创中国新闻摄影新辉煌——第七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暨“华赛”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董尼;;在全纳教育理念视角下的摄影教育实践[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李隆;用不同的视角拍出雨景的韵味[N];中国摄影报;2011年
2 骆雪;委员视角看江西改革发展扑面来[N];光华时报;2009年
3 杨振国;视角转变之后[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史涌涛;市首届“金视角”人像摄影展举行[N];大同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马志宇;女性的视角跨性别的创作[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乃文;产业化视角下——麻柳刺绣的拯救路径[N];广元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妮;视角与表达: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性问题[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2 闫晓琼;从雕塑作品中的“质”说起[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沈雯;从束缚走向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志伟;论中国山水画的写生[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克彬;从绘画空间谈巴比松画派的绘画境界[D];江南大学;2009年
6 马婧;基于设计视角的产品附加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丁羽;“第一视角”在现代广告中的创意方法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8 万春芳;方—一种设计视角的可能[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帆;从“意境说”的视角谈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陈菲;新生代女工笔画家的视角和表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37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33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