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杨惠之的雕塑艺术造诣
本文关键词: 唐代 杨惠之 雕塑艺术 出处:《兰台世界》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唐代开元时期杨惠之在雕塑上造诣很深,技艺精湛,才华横溢,被人们尊称为"雕圣"。他的作品极具艺术特色,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
[Abstract]:Yang Huizhi was highly accomplished in sculp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Kaiyuan in the Tang Dynasty. His works are highly artistic and of great historical value.
【作者单位】: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分类号】:J309.2
【正文快照】: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全盛时期,同时在艺术上也走向了异彩纷呈的局面,特别是在雕塑上经历了南北朝时期的创新发展,其艺术造诣已逐渐成熟,并出现了以杨惠之为代表的大批雕塑艺术家,他们创作的雕塑作品彼此斗巧争奇,盛极一时。杨惠之的雕塑艺术作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乐意;;“塑圣”杨惠之的雕塑艺术[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敏;;试论唐宋设计艺术之不同[J];文教资料;2007年22期
2 马银芳;;唐代佛教雕塑的人物造型[J];艺海;2009年04期
3 邱志诚;;唐、五代成都的绘画和雕塑[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王林;;雕塑的复制与转换[J];雕塑;2009年01期
5 俞崧;喜看雕塑新作[J];美术;1962年03期
6 ;配合城市建设发展雕塑艺术的建议[J];美术;1980年10期
7 杨美应;;我们要做雕塑复兴的新一代[J];美苑;1980年03期
8 赵萌;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J];雕塑;1995年02期
9 潘绍棠;雕塑艺术与人体美[J];雕塑;1997年01期
10 荣升;毕加索的雕塑艺术[J];外国文学;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韩起文;;论“灯光雕塑”[A];海峡两岸第十三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6年
5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向娟;;观念性——中国当代雕塑现象研究[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虹;;光雕艺术的联想[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亚萌;2007泛雕塑艺术展关注“泛雕塑”概念[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咏梅 高芳;“青城杯”内蒙古第二届雕塑艺术展开展[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3 朱虹子;2003中国福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将办[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记者赖仁琼;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开幕[N];人民日报;2002年
5 杨雪梅;专家呼吁给中国雕塑家更多机会[N];人民日报;2007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苏海强;文博会留给雕塑艺术想象空间[N];深圳商报;2006年
7 肖敏;让雕塑“站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孟凡明;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落幕[N];吉林日报;2008年
9 特约记者 黄长秋 胡艳玲;现代生态园林雕塑艺术论坛召开[N];中国花卉报;2004年
10 记者 张建华 董馨;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展开幕[N];长春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黄骏;唐代敦煌壁画人物风格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
3 刘立彬;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刘婕;唐代花鸟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孙恩扬;泼墨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勇;唐代狂草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施艺;论唐代仕女画的“神”与“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牛金梁;从长安到敦煌[D];西安美术学院;2005年
4 段丙文;论唐代金银器中的錾刻与捶揲工艺[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5 李静月;唐代书诗的书法史料价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罗玲;唐代四川佛教造像中的“菩萨装佛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田华;敦煌莫高窟唐时期耳饰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8 王馨欣;雕塑艺术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9 刘雅丽;论雕塑的材质美[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10 贾一亮;敦煌唐代壁画经变画礼佛乐队中的舞伎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88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488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