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构成派雕塑家佩夫斯纳
本文选题:构成主义 + 雕塑家 ; 参考:《外国文学》2012年02期
【摘要】:正构成主义,亦称结构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艺术流派。构成主义艺术家力求用新技术创造普通的、合理的、功能上正确的形式与结构。力求美化技术,美化结构,即用形式上的美感和结构上的合理来代替具体的艺术形象。安托万.佩夫斯纳(Antoine Pevsner,
[Abstract]:Positive constructionism , also known as structuralism , is an art genre in the 1920s . The constructivist artist seeks to create an ordinary , reasonable and functional form and structure with new techniques .
【分类号】:K835.12;J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乔;;美国构成主义雕塑家史密斯[J];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2 卡特·拉特克利夫;丁亚雷;;弗莱彻·本顿:无视绝对[J];世界美术;2009年01期
3 王正元,路易丝·卡德莱;从立体派到构成主义[J];西北美术;1991年03期
4 潘鹤;;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J];美术学报;1998年01期
5 ;日本举办著名雕塑家南京大学吴为山教授作品展[J];艺术市场;2005年05期
6 范迪安;;吴为山雕塑的价值[J];艺术评论;2006年06期
7 安东尼·司顿斯;;吴为山教授的雕塑[J];民族艺术;2006年02期
8 张进平;段海龙;;莫霍利·纳吉的构成主义实践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J];装饰;2006年08期
9 本刊记者;;泛?雕塑?泛雕塑?——2007泛雕塑艺术展解疑[J];雕塑;2007年02期
10 李庄驰;;神与形的完美结合——浅谈中国唐、宋时期雕塑[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邹幸;;延伸与突破——论构成主义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向娟;;观念性——中国当代雕塑现象研究[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张娜;;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学意义[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余洋;;论宝顶石刻的场景处理和北山石刻的造像方法[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燮君;;艺术时空和学科时空——访问苏联、民主德国散记[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磊;做“有意义”的雕塑[N];美术报;2008年
2 严长元;当代雕塑亮出“中国姿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蔡萌;艺术无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李中良 王东;增强文气 提高名气 繁荣商气[N];长春日报;2011年
5 黄园娟;中国雕塑不能丢掉“根”[N];洛阳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骆会欣;中国雕塑企业有了“娘家”[N];中国花卉报;2006年
7 记者 王宇;“百分之一文化计划”稳步推进[N];台州日报;2006年
8 记者 王晖邋实习生 王春丽;中国中青年雕塑家作品展在郑大开幕[N];河南日报;2008年
9 成笑容;中印间的畅想——雕塑家巴拉特[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田宏杰;让泥巴雕塑出恒久的生命[N];开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刘立彬;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庞蕾;构成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孙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张学忠;早期抽象主义画家对包豪斯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皮力;从“行动”到“观念”[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8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9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姚民义;为实现包豪斯理想而奋斗[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洁;当代雕塑材料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苏阿香;线条的思考[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3 苗鹏;戈壁、黄河、母亲[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4 郝辰;抽象艺术影响下的城市户外家具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冯楠;西方现代艺术中抽象雕塑的表现语言[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6 王明妍;女性主义艺术中起着先锋主导作用的女性主义雕塑[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曾华;试论反法西斯战争雕塑题材的主要艺术语言[D];重庆大学;2007年
8 王汀;大学校园雕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龚芸;关于雕塑的符号思考[D];重庆大学;2007年
10 肖长生;论中国古代雕塑的线条[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814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81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