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否定与绝对参照——现当代雕塑艺术中的古典因素评述
本文选题:现当代 + 完全否定 ; 参考:《新美术》2009年05期
【摘要】:正一般来说,作为西方文明所追溯的古典文化艺术,其生成和成熟的时期,是指希波战争结束至马其顿亚历山大东侵开始的这一段时间(公元前499-公元前334年),从地理空间上讲,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沿海地区。
[Abstract]:Generally speaking, the generation and maturity of classical culture, which is traced back to Western civilization, refers to the period of the period of the Greek War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invasion of Alexander in Macedonia (334 B.C. 499- BC), from the geographical space, including the Greek island, the Aegean Sea islands, and the Asia Minor coast.
【分类号】:J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富仁;;为新诗辩护[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4期
2 姬昆生;浅谈more/-er than的否定含义[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胡凡良;;古典[J];散文诗;2007年06期
4 谭权书;王济达雕塑艺术简介[J];美术研究;1993年03期
5 景安东;;试论中国现当代民歌的特征[J];黄河之声;2007年02期
6 潘鹤;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J];美术;1981年07期
7 赵萌;融入·超越的二极重构——试读李象群的雕塑艺术[J];美术大观;2005年05期
8 东土;雕塑艺术与商品学[J];雕塑;2005年04期
9 李忠;;浅谈雕塑艺术与时代的关系[J];雕塑;2005年06期
10 王富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下)[J];文艺争鸣;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来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时代精神[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2 ;编者的话[A];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张志贵;;辩证把握当代伦理道德的多维时代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刘敏;李雷立;;从后工业产品看当代建筑的时代精神[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郭志超;;新修谱牒的时代精神——《锦绣庄氏山腰宗谱》评述[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雷金铭;胡铭;;不同金属合铸器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守芳;;反映时代精神是新闻摄影的光荣使命[A];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5年
10 陈再生;;高校加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恬园;现当代陶瓷成拍卖新宠[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代后攀 记者 王吟;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奖揭晓[N];贵州政协报;2009年
3 张洁宇;“现当代文学研究”真被“倒掉”了吗?[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商报记者 李岩;农业产业园如何融入“艺术CBD”?[N];北京商报;2009年
5 肖维波;雕塑艺术要多与公众对话[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商报记者 李岩;共商雕塑产业化之路[N];北京商报;2009年
7 曹春生;追求·提炼·升华[N];人民日报;2007年
8 ;当雕塑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N];中华建筑报;2008年
9 晓晨;叶毓山:雕塑艺术蕴涵强大市场潜力[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10 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庆岩;展现当代劳模精神风采[N];鞍山日报 ;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巍;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史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曹瑞涛;多元时代的“正义方舟”[D];浙江大学;2005年
4 邱昌员;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王萌;融摄与对话:现当代佛教与科学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刘勇刚;云间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赖_g煌;晚清至五四诗歌的言说方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力;创新实践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同性恋书写的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韩刚;宋以前画院问题考辨[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李平;现当代文化情景下的上海写实油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西;环境·形式·意义[D];重庆大学;2004年
5 朱云;新审美空间[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温洋;雕塑与建筑—雕塑艺术中的建筑联系[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赵晓霞;民间印染纹样的吉祥观念与现代家纺设计[D];青岛大学;2006年
8 沈慧萍;地域文化视野中的电视社教节目[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江平;试析印度雕塑对元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卓然;日常矛盾与原始仪式并置[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80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08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