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论中国城市雕塑生命文化的审美情韵

发布时间:2018-07-25 12:33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非凡的通融性,它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表现为"灵动之美"且以平面方式表现时空,它是一种物化了的生命实体且记载着文明的印痕。城市雕塑既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明标志和文化产物,同时也是一个地方的生命缩影。可见,城市雕塑的营建应注重人性化理念,并倡导中国古代环境艺术中所崇尚的"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审美境界。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strong vitality and special accommodation, which embodies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people-oriented". Chinese traditional sculpture art shows "the beauty of intelligence" and expresses space and time in a plane way. It is a kind of materialized life entity and records the imprint of civilization. Urban sculpture is not only the symbol of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of a country or city, but also the epitome of life in a place.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culptur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humanization and advocate the aesthetic realm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advocated in ancient Chinese environmental art.
【作者单位】: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 亳州师专校级科研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04BZX057)
【分类号】:J31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娄星;文化纪念与情感形式——秦汉与古罗马城市纪念雕塑的公共性艺术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龙红;王玲娟;;论中国石窟艺术的设计意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王志刚;胡志欣;;城外城里——浅析新城市主义对城郊居住区开发的影响[J];城市环境设计;2006年01期

4 谭甲文;;宋代书院的管理模式探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5 姚娟;刘锡涛;;清代安徽书院的地域分布特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6 蒋建国;20世纪的书院学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蓝甲云,张长明,易永卿;论中国古代书院的学礼制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邓洪波;中国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邓洪波;面向平民:明代书院发展的新动向[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李兵,唐亚阳;民间捐输对清代书院发展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J];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邵莉;王全良;;面向普通收入群体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罗检秋;;西潮冲击下晚清汉学的调适与演进[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3 李凇;;论山西龙山石窟开凿于唐代贞元年间[A];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衷海燕;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厦门大学;2003年

3 陈实;清代珠江三角洲教育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4 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于文波;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9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沈t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平;长江流域书院的学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向振湘;阳明心学与明代书院[D];湖南大学;2002年

3 许秀娟;麒麟文化的变迁与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关系[D];暨南大学;2003年

4 郭向平;汉代砖石画像计算机处理与农史信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林雪源;关于当代公共性艺术中环境雕塑的思考[D];重庆大学;2003年

6 黄欢;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中性化人物[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7 刘春莲;白鹭洲书院大事叙录[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颖悟;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产生、现状及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取勉;清代山东学校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沈锐;社区规划的理论分析与探索[D];西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华;林崇华;孙立伟;;试论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J];大家;2011年16期

2 付明翔;;中国城市雕塑浅论[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3 赵建军;;城市雕塑是城市和谐文明的符号[J];群文天地;2011年04期

4 郅敏;吴为山;;提高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吴为山访谈[J];美术观察;2011年07期

5 李秋焘;;铜仁城市雕塑建设之我见[J];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曾志贤;;浅谈城市雕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7 陈钰汀;;浅析影响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发展的因素——以长沙城市雕塑为例[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8 郑先觉;孙兰;;由青年毛泽东雕像引发对湖南雕塑发展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9 李鹏克;吴新;;秦皇岛城市雕塑规划探讨[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10 王园园;樊海燕;;感悟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作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韵[J];名作欣赏;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娜;;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学意义[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靳晓日;;中国传统书法美学中的文化精神[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3 朱建邦;;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机制研究[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4 刘岩;;关于济南城市雕塑建设的几点思考[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曾军;;“思想者”的文化旅行及其意义——关于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一点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杭间;;序[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宇晓;;传统与现代接轨的典范——从2008奥运会徽看汉画乐舞艺术的永恒性[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于美成;;黑龙江美术两题[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沈峥嵘;照搬,成为城市雕塑的误区[N];新华日报;2010年

2 邵瑞权;城市雕塑价值该如何确定[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刘枫;城市雕塑切莫“画蛇添足”[N];新疆日报(汉);2005年

4 记者 桂榕 夏晓;首届全国城市雕塑高层论坛在昌举行[N];江西日报;2008年

5 李钢;让城市雕塑奏响和谐华美的乐章[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蔡成刚;应对城市雕塑实施评级分级保护[N];今日信息报;2009年

7 乔雯;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正式开评[N];消费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李迎;“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开始评选[N];中国建设报;2009年

9 王翔;围绕山水、环保、绿色做文章[N];淮南日报;2009年

10 张晓燕 杨青;让城市雕塑为宝鸡旅游打高分[N];宝鸡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黄仕雄;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发展[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张明学;道教与明清文人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金捷;中国表现性油画创作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陈道义;古代汉字书法装饰之道[D];苏州大学;2008年

7 徐晓力;从山水观念到山水图式[D];复旦大学;2006年

8 沈玉;1912-1949年民国绘画史学史视野下的滕固史学[D];浙江大学;2005年

9 沈克;理性的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炜;城市雕塑《西安丝绸之路群雕》的艺术特点[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2 赵晶;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3 赵煜;法常变而道不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莹;论东西方文化在中国视觉设计艺术中的折衷与融合[D];苏州大学;2007年

5 尤霞;中国传统图式的符号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梁广明;人体艺术探源[D];天津美术学院;2007年

7 梁兵;中国安徽贵池傩衣形制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朱爱明;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发展之我见[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杨帆;长株潭城市雕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戚家海;体制与创作[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143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143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