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写意雕塑三论

发布时间:2018-08-04 16:44
【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写意的范畴出发,对安东尼、熊秉明、吴为山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外雕塑家的雕塑手法、雕塑形式语言、雕塑创作文化背景等加以剖析,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出写意在三者雕塑艺术中的存在及其存在的差异。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categ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reehand brushwork,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culpture techniques, the language of sculpture form 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sculpture creation of three representative sculptors, Anthony, Xiong Bingming and Wu Weishan. Summarize the existence and difference of freehand brushwork in sculpture ar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
【分类号】:J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嘉伟;丛国巍;;^褪枰庀筇轿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刘曙初;;杜甫秦蜀和湖南纪行诗比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张忠纲;;说“诗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袁晓薇;;韩愈对李杜的推尊与王维诗歌地位的转折——兼论李杜独尊的诗学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黄小妹;试论杜甫秦州诗的新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申东城;;愁极本凭诗遣兴 诗成吟咏转凄凉——谈杜甫的“遣”字诗[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王颖;;真景物与真感情——辛弃疾田园词的意境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刘天利;;杜甫的儒家人格与诗歌创作形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王f3;李娟;;中国传统书法的生命美学意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刘胜角;;关于“今楷”的考问——兼评旭宇诸先生的《今楷论纲》(上)[J];书画世界;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房日晰;房向莉;;苏轼辛弃疾婉约词之异同[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倩;杜诗与长安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海华;稼轩词沉郁顿挫风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舒丙旺;方玉润《诗经》文学阐释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艳芳;皮日休吴地创作与吴文化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韩志;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晓利;南宋词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荣;雕塑札记[J];民族艺术;2004年02期

2 熊秉明;凝固的历史[J];美术研究;2004年01期

3 薛龙春,尚荣;吴为山:我的雕塑不迎合西方人[J];东方艺术;2003年03期

4 薛龙春 ,尚荣;吴为山:我的雕塑不迎合西方人[J];雕塑;2003年04期

5 崔进;塑造人类记忆的心灵之手——吴为山雕塑评论辑录[J];艺术界;2000年02期

6 杨振宁;;真、纯、朴——读吴为山的雕塑[J];民族艺术;2006年02期

7 张群;名人雕塑扫描[J];华人时刊;2002年07期

8 吴为山;;塑痕心声[J];雕塑;2008年06期

9 尚荣;雕塑三记[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吴为山;中国文化的孺子牛——追思熊秉明先生[J];雕塑;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漓;易乐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刘鉴君;;平面雕塑与立体艺术[A];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立体图象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C];2009年

5 董亚巍;;试论中国铜镜与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的关系[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6 王文成;史南君;;宁波市江厦公园防洪堤设计思路探析[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3辑)[C];2005年

7 贺莲花;江碧波;;水与雕塑的结合设计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柴霖娟;马楠;刘有军;;心血管手术规划模型雕塑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穆静;赵玉玲;王晓慧;;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品园—陶瓷园[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董亚巍;郭永和;李从明;;再谈鄂州铸镜中心的塑铸分工[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卫铧邋刘文福 王伟任;南靖为纳税超千万元企业建造雕塑[N];闽南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武卫平;太原向垃圾城雕说“不”[N];发展导报;2004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张为真;5个方案入围 诚邀市民评选[N];深圳商报;2003年

4 ;农民雕塑进社区引发争议[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贾图壁;雕塑产业前景广阔[N];华夏时报;2002年

6 乔迁;吴为山——雕塑中国气派[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于为民;塑造城市的灵魂[N];河南日报;2001年

8 ;中国城市雕塑与中国精神[N];文艺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肖红;尊重城市雕塑的艺术规律[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瞿龙彬;沉重的雕塑[N];中国水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赵迪;俄罗斯园林的历史演变、造园手法及其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4 邹操;后现代主义艺术观[D];吉林大学;2008年

5 何桂彦;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周延;弘一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蕾;建筑与雕塑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2 梁刚;雕塑·建筑·景观[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3 温洋;雕塑与建筑—雕塑艺术中的建筑联系[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王展;论西方现代雕塑多位空间的视觉表达方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5 熊永强;中国史前雕塑人像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骆韬颖;浅析当代艺术中雕塑与装置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3年

7 王琪;谈人物雕塑的姿势[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8 窦川;吴为山写意雕塑的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慎;马背的负载——对中西方有关于马的纪念性雕塑艺术中马背上无人或有人问题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10 谌扬;雕塑工作室的空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64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164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b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