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田玉籽料中的整体设计
【图文】:
第一章 解读和田玉籽料第一节 和田玉的解读玉原料是琢玉创作的基础,对于玉原料的认知和辨识是治玉艺人首先要掌握的技能,对于创作的进行有着相当大的决定作用,也是本文理论探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所说的玉大多是指软玉和硬玉两种。和田玉是软玉的一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主要是指产自新疆和田地区的玉石(图 1、图 2),在传统玉文化中新疆和田玉有 “真玉”的称号。其中更是以和田玉籽料为代表,“广义”是指目前和田玉被冠名为一类玉石原料的总称,如现在青海以及俄罗斯、韩国等地出产的在矿物学上与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具有相同质地的玉石都被统称为“和田玉”。 和田玉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内容,开采及应用历史悠久,,也是人们最为熟知的玉石品种。
第一章 解读和田玉籽料第一节 和田玉的解读玉原料是琢玉创作的基础,对于玉原料的认知和辨识是治玉艺人首先要掌握的技能,对于创作的进行有着相当大的决定作用,也是本文理论探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所说的玉大多是指软玉和硬玉两种。和田玉是软玉的一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主要是指产自新疆和田地区的玉石(图 1、图 2),在传统玉文化中新疆和田玉有 “真玉”的称号。其中更是以和田玉籽料为代表,“广义”是指目前和田玉被冠名为一类玉石原料的总称,如现在青海以及俄罗斯、韩国等地出产的在矿物学上与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具有相同质地的玉石都被统称为“和田玉”。 和田玉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内容,开采及应用历史悠久,也是人们最为熟知的玉石品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31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新;;和田玉(油画)[J];当代传播;2018年06期
2 莫小芹;;和田玉鉴定特征研究[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7年06期
3 刘丽霞;;关于和田玉的艺术鉴赏[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1期
4 蔡剑锋;;新疆和田玉文化漫谈[J];新疆艺术(汉文);2017年02期
5 廖宗廷;钟倩;支颖雪;王含;;贵州和田玉的产地标型特征和鉴别初探[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8年S1期
6 冯民;;掠影和田玉(二)[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6年03期
7 刘稚亚;;免费与订制:用互联网思维看和田玉市场[J];经济;2015年16期
8 刘苏君;;新疆和田玉地质分布特征及资源量概况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9 陶政军;;和田玉枣:生产放心产品 提升品牌形象[J];当代兵团;2016年22期
10 董剑文;王以群;邱成君;汪嘉伟;黄月霞;;贵州和田玉的矿物学特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勇;陆太进;冯晓燕;陈华;;和田玉(软玉)中副矿物及其对玉石物性的影响[A];2018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C];2018年
2 杨建欣;;新疆和田玉的特征与鉴定[A];“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C];2015年
3 曹志诚;;和田玉相似品种的简易鉴别方法[A];探索科学2016年6月学术研讨[C];2016年
4 李岩;;当代和田玉作品设计的创新[A];2011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新岭;申晓萍;;和田玉标准体系的建立及意义[A];2011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连接中国和俄罗斯的伟大之路[A];万里茶道(2019年第一期)[C];2019年
7 孙媛;于阿朋;李红中;;和田玉中石包玉的特征及鉴别[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买托乎提·阿不都瓦衣提;张勇;;和田玉赌石表面皮层特征初探[A];2011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丘志力;张跃峰;李榴芬;李新岭;秦社彩;;新疆和田地区和田玉两种成玉机制探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4)[C];2015年
10 赵朝洪;员雪梅;王涛;;和田玉与中国的“玉石之路”——西部人文资源的瑰宝[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战魁;以心交心话友谊 将心比心促团结[N];和田日报(汉);2016年
2 实习生 王茜 本报记者 吕博雄;将鸡蛋大的大枣引入冰城[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孔伟;和田玉狂飙之后 籽料都去哪儿了?[N];证券时报;2018年
4 孔伟;海水火焰和田玉[N];证券时报;2018年
5 孔伟;和田玉:现状纷乱 未来堪忧[N];证券时报;2018年
6 阿迪力·阿布力孜;3000多年前,和田玉是如何传入中原的?[N];中国民族报;2018年
7 实习生 王雪迎 本报记者 刘冰;和田玉利益链条众生相[N];中国青年报;2008年
8 吴郁真 王雪迎 本报记者 刘冰;和田玉身份之惑搅乱市场[N];中国青年报;2008年
9 孔伟;不识货的专家[N];证券时报;2018年
10 谷雨;白玉生翠绿青青[N];中国商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怡芳;中国玉石文化传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杨晓丹;新疆和田软玉成矿带的成矿作用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东;论和田玉籽料中的整体设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年
2 张白璐;新疆次生和田玉的特征及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王甜;和田玉籽料的首饰化设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李丽华;和田玉枣皂甙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盛;和田玉枣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文杰;和田玉枣、花生固体蛋白饮料加工工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金枝;和田玉枣多糖的研究及其口服液的生产工艺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金璐璐;现代和田玉首饰设计与创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迪丽努尔·安外尔;和田玉资源开采管理中存在法律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4年
10 张格;中国传统生肖文化在和田玉首饰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本文编号:2686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6868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