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近代惠山泥人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9 09:42
【摘要】: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无锡惠山泥人,其发展史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从“粗货”中诞生,因文创而辉煌,凭“细货”以成名。惠山泥人的变迁经历了泥制“粗货”泥人到手捏戏文的变革。新中国成立以后,泥人产品的经济属性不断彰显,成为国内外热销的实用商品,更是当时无锡市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当市场由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的大变革来临之际,惠山泥人升华为民间艺术,其艺术价值不断升高,但随之而来的后遗症渐渐显露——过于轻视惠山泥人作为产品的商业属性使得其市场竞争力逐渐疲软,惠山泥人的发展进入了至暗时期。在这之后,惠山泥人作为一项传统文化被保护起来,过度的强调其艺术性的同时却使得产品属性进一步弱化,甚至消失。同时,从业领军者们的审美与文化积累的固化,自身又跟不上市场审美的步伐,几乎已经被市场淘汰。有一些老一辈大师级从业者开始认识到,仅从艺术性的角度进行保护,不在商品性上加以引导和开拓。那么惠山泥人还是存在着在保护中消亡的可能。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314.7
【图文】:

近代惠山泥人现象研究


大阿福

小花,惠山泥人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通过分析惠山泥人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对惠山泥人的保护政策的研究、未来走向的探讨,正确认识惠山泥人在当下所处的局面,认清其发展不容乐观的现实,并对惠山泥人未来发展进行探讨,提供可行性建议。1.3 常见概念解释“粗货”:一般来讲“粗货”就是粗制泥货,也有人认为“粗货”就是耍货,习惯上将用模具做的叫做“粗货”,不用模具做的就是“细货”。最初的惠山泥人,多是用模子印制的儿童玩具,比较粗糙,当地人叫“耍货”或“粗货”。“大阿福”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塑的是一个憨厚稚爱的古装小孩,蹲坐着,双手抱着一个麒麟似的动物,但当地人不叫麒麟。(还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据说很早以前,这个麒麟似的伤害人的怪兽,被“沙孩儿”驯服了,而“大阿福”就是“沙孩儿”)。除了大阿福之外,还有小花囡、小如意、车状元、小花猫、小头子等。(图 1、图 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露叶;;惠山泥人[J];小学教学研究;2012年27期

2 潘s

本文编号:2733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733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e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