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闽南惠安石雕艺术

发布时间:2017-04-01 19:09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闽南惠安石雕艺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研究的课题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闽南惠安石雕艺术。 为了很好地说明这个对象,笔者把它放到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视野下来考察,由此看到的内容是它身上反映出的工艺文化的典型性以及在表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思想价值观上的民间性。在对工艺文化发展规律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笔者为惠安石雕艺术的发展制定了一个新的框架,以此来划分它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由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在现实中呈现出十分鲜明的工艺品格,因此,它们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也就十分地密切。一方面,不同时期的文化需求规定了它们的形态,让它们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它们的形态发展又促进人们对自己的文化需求展开反思,从而在新的文化感情基础上规范艺术的发展,使其成为新文化的象征物。惠安石雕艺术的发展也是这个样子。它随着中国石文化在福建的传播而受胎,又随着福建地域文化的发展而降生,再下来,就是在地域文化和审美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壮大,直至成为今天在全世界颇具影响力的民间工艺美术。 鉴于此,闽南石雕艺术,就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艺术产品,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语言表达方式和形象特征,而且还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产品,是我们理解闽南文化,认识闽南人文化性格的好材料。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才把鳌园看成是一个象征闽南文化特质的纪念碑。
【关键词】:审美文化视野 闽南惠安石雕 鳌园纪念碑性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31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中文文摘5-6
  • 目录6-8
  • 绪论8-12
  • 一、选题的缘起8-9
  • 二、眼光与思路9-10
  • 三、研究的方法10-12
  • 第一章 工艺发展观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工艺属性12-26
  • 第一节 工艺概念与发展模式12-13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工艺属性13-18
  • 第三节 闽南惠安石雕艺术创作上的工艺文化特征18-26
  • 第二章 传统与民间文化的关系26-36
  • 第一节 传统的内涵、特征和价值26-27
  • 第二节 民间地方文化的传统性27-29
  • 第三节 闽南寺庙装饰艺术中的民间品格29-36
  • 第三章 闽南惠安石雕艺术的特色36-50
  • 第一节 曲阳石雕和惠安石雕的特征比较与分析36-40
  • 第二节 惠安石雕与福州寿山石雕的特征比较和分析40-50
  • 第四章 闽南惠安石雕艺术的发展与演变50-86
  • 第一节 工具性文化观念指导下的惠安石雕艺术52-63
  • 第二节 工艺性观念指导下的惠安石雕艺术63-76
  • 第三节 艺术性观念指导下的惠安石雕艺术76-86
  • 第五章 作为闽南文化纪念碑的鳌园石雕文化86-113
  • 第一节 关于纪念碑这个概念86-89
  • 第二节 鳌园是体现民间乡土情怀的纪念碑89-101
  • 第三节 鳌园是体现传统文化发展模式的纪念碑101-113
  • 第六章 结论113-118
  • 参考文献118-122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122-124
  • 致谢124-125
  • 个人简历125-1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包亚明;从霍去病墓石刻看汉代的美学思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6期

2 杨古城;中国狮文化的演进[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廖少华;中华古狮造型琐谈[J];民族艺术;1997年01期

4 何正璜;;石刻双狮和犀牛[J];文物;1961年12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闽南惠安石雕艺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281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8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