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脸”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探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16:08

  本文关键词:“脸”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脸”作为自然形态中的一种符号存在,是人类身份的标志,是人与人信息沟通的桥梁,是人心灵的脸谱,“脸”的艺术表现是人类意识形态的外化,是人的主体意识与自然客体相互作用所呈现出的表现形式,最终无论是形式还是结构,其目的都是为了体现“脸”所蕴涵的意义。本文从“脸”本身的造型出发来研究表现形式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可转换性,并试图通过不同形式的“脸”的艺术表现相结合,对不同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的借鉴,最终使雕塑创作有新的形式语言。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脸”的艺术起源和最初的表现形式,“脸”从自然形态向艺术形态的转变;第二章通过对古代陶器中“脸”的图形表现、青铜器中关于“脸”的造型艺术、非洲面具艺术等,而对“脸”的艺术表现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将这些艺术经验融入到最后个人创作的形式语言中;第三章主要对毕加索绘画中“脸”的造型表现、亨利·摩尔雕塑中的“脸”的抽象语言的分析、布朗库西雕塑中“脸”的独特性、中国戏曲脸谱中“脸”的图案和“形”的分析,了解具有东方特色的“脸”的艺术,寻求现代造型艺术中关于“脸”的艺术多元化表现,并且能从中感受到不同文化、地域、宗教、种族等关于“脸”的艺术的不同表达;第四章着重阐述个人关于“脸”的艺术表现的思考以及个人雕塑创作实践,开展“脸”的艺术语言深入研究和多方面实验,最后对各个地域乃至世界范围内关于“脸”的艺术表现经验加以借鉴、转化、改造并重新合成,使“脸”的艺术精神和形象再造,最终寻找到具有民族性且具有个性而又不失现代感的“脸”的新型抽象雕塑艺术创作。“脸”的艺术形式多元化体现的是人们认知的丰富和审美不断变化,所以无论在原始社会还是当下,“脸”的艺术都是一个极具表现意义的对象,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视觉体验上都具有一定的冲击力,所以关于“脸”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关键词】:符号 造型 抽象 表现形式 雕塑创作 视觉冲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2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二、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0
  • 三、研究方法10-12
  • 第一章 “脸”的艺术起源与最初表现形式12-16
  • 第一节 自然形态中“脸”的特征12-14
  • 第二节 “脸”的自然形态向艺术形态转变14-16
  • 第二章 古代艺术中“脸”的形态语言16-22
  • 第一节 “脸”在陶器中的图案表现16-17
  • 第二节 青铜器中“脸”的图形表现17-18
  • 第三节 非洲面具中“脸”的艺术18-22
  • 第三章 “脸”在现代造型艺术中的应用22-29
  • 第一节 毕加索绘画中“脸”的造型表现22-23
  • 第二节 亨利·摩尔雕塑中“脸”艺术表现23-25
  • 第三节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雕塑中“脸”艺术表现25-26
  • 第四节 中国戏曲脸谱中“脸”的艺术表现26-29
  • 第四章 “脸”的艺术形式的思考及个人创作实践29-36
  • 第一节 关于“脸”的个人雕塑作品创作思考29-31
  • 第二节 个人创作实践31-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附录39-44
  • 后记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云飞;;五彩缤纷的脸谱艺术[J];青年文学家;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露;西方现代艺术中的非洲元素[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脸”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01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8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