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今情—古拙意味在写意雕塑创作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04-13 03:03
本文关键词:古韵今情—古拙意味在写意雕塑创作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有着重象轻意的审美倾向,即重视精神内涵,而不刻意追求形似。这种倾向使得中国绘画与雕塑都偏爱于写意,讲究“传神”和“以形写神”。所不同的是,中国绘画理论系统较为完备,早就出现写意这一概念,而雕塑理论则少之又少,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直至近年来“写意雕塑”才被吴为山教授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有着很大的意义,中国传统的写意雕塑区别于西方写实雕塑而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着重研究古拙的中国写意雕塑,通过分析古拙雕塑内在的美来体现古拙写意雕塑的价值。并对中国传统写意雕塑中具有古拙意味的典型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出它们的精神内涵及艺术创造手法,从而总结归纳出三种意象创造的方法,即观象生意、迁意于象、意象互生。并通过对传统古拙的写意雕塑名作进行手法分析,从而总结出几种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因势象形、题材的民俗化、气韵生动的整体美等。探源才能创新,我将理论总结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的同时,进行了拓展创新,包括材质的运用、主题的民俗化等。
【关键词】:写意雕塑 古拙 手法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304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第一章 古拙的中国写意雕塑9-11
- 一、“写意雕塑”的提出9-10
- 二、古 拙的写意雕塑之美10-11
- 第二章 古拙的写意雕塑之表现11-16
- 一、写意雕塑的意象创造11-13
- 二、古拙写意雕塑的表现手法13-16
- 第三章 古拙韵味在我的雕塑创作中的运用16-18
- 总结18-19
- 参考文献1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昱;;论霍去病墓石雕雕塑的材质[J];大众文艺;2014年08期
2 许韶华;;下华严寺菩萨造像的艺术特点[J];雕塑;2014年04期
3 万吉欣;;从“翼人”形象的式微看中国古代雕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雕塑;2014年05期
4 洪波;;论中国传统雕塑语言对当代高校雕塑专业教学的借鉴意义[J];传媒与教育;2015年01期
5 张磊;;浅谈中国写意雕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年11期
6 吕丽蓉;;从雕塑角度对“传统”的重新思考——浅谈吴为山雕塑对传统的意义[J];美与时代(中);2015年04期
7 孙玲芳;;浅析泰州美术馆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健;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2 叶文武;新疆城市雕塑现状及发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欣伟;灵岩寺泥塑造像艺术特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2 赵俊皓;浅析雕塑创作中的意象性表达[D];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古韵今情—古拙意味在写意雕塑创作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0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