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科技智造——以国家艺术基金“3D科技写实雕塑人才培养”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8 10:05
  国家艺术基金——3D科技写实雕塑人才培养项目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该项目师资力量雄厚,学员基础卓越,资源配置合理。经过两个阶段的学习,强化了学员的数字雕塑创作技法,提升了学员的认识高度与视觉表达能力。并于2018年12月22日下午,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校数字雕塑探索与创新研讨会",全国多所高等艺术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数字雕塑的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动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发展和传承了数字雕塑的魅力,利用雄厚的硬件技术储备、师资优势,增强数字雕塑艺术人才储备,为今后的数字雕塑创作人才培养开辟出新的模式。 

【文章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9,(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科技智造——以国家艺术基金“3D科技写实雕塑人才培养”为例


《英雄集结》孙伟245cmX70cmX57cm铸铜

光敏树脂,数字化技术


术领域,从生产制造到信息媒介,从交流方式到文化教育,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3D科技是数字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明确的当代性文化特征。它不仅对当代艺术的观念和技术层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又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表达的对象。其对科技的价值判断直接影响艺术表达的语言体系和思维结构。3D科技所拥有的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似乎成为了洞悉未来的焦点。同时,明晰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脉络是维护和坚定学术立场的重要手段。二、项目研讨会顺利开展,深度研讨数字化雕塑发展及应用图2《时代丰碑》韩文华240cmX275cmX60cm光敏树脂图3《流光之恒-力士》王麒钧15cmX20cmX50cm光敏树脂图4《给父亲的爱》张铁东65cmX31cmX58cm综合材料

光敏树脂,数字化技术


育,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3D科技是数字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明确的当代性文化特征。它不仅对当代艺术的观念和技术层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又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表达的对象。其对科技的价值判断直接影响艺术表达的语言体系和思维结构。3D科技所拥有的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似乎成为了洞悉未来的焦点。同时,明晰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脉络是维护和坚定学术立场的重要手段。二、项目研讨会顺利开展,深度研讨数字化雕塑发展及应用图2《时代丰碑》韩文华240cmX275cmX60cm光敏树脂图3《流光之恒-力士》王麒钧15cmX20cmX50cm光敏树脂图4《给父亲的爱》张铁东65cmX31cmX58cm综合材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互联网+”3D打印技术的德化白瓷塑造技艺传承模式探索[J]. 叶扬秋.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03)



本文编号:3254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254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