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云南剑川木雕装饰艺术及其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15:59

  本文关键词:云南剑川木雕装饰艺术及其传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美国、日本等国强势文化的入侵,我国本土的文化、艺术和设计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并逐渐出现“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如何保护和传承本土、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诸多负有历史责任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和设计师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重新以独特的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保护和研究。云南剑川木雕作为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手工艺,自古以来就蜚声国内外。剑川木雕是勤劳智慧的剑川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具有当地白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装饰工艺,它源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宫殿建筑装饰,从装饰题材、表现技法、文化内涵等多方面都无一不受到当时中原、江南木雕的影响,后随着白族民居的发展而发展,并结合当地白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剑川木雕在现代又衍生出木雕家具和木雕工艺品两大类产品,但是由于受到木材资源的短缺和告急,以及由于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传统民居的衰落,剑川木雕艺术也逐渐从庞杂而精美的建筑装饰木雕,转为木雕工艺品创作。但是原先主要作为建筑装饰的剑川木雕,所蕴含的特殊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急需进行挖掘、保护和再创作。 目前对于剑川木雕艺术的研究较多集中于剑川木雕艺术在建筑、家具和工艺品的广泛应用及其雕刻题材、雕刻工艺等方面,未能系统分析其形成因素和历史源流,突出剑川木雕装饰艺术与其他木雕艺术的不同特征,缺乏对于剑川木雕历史起源和相关南诏、大理国时期所受的多元文化影响的分析,缺乏对于这种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这一问题进行系统而详尽的研究。 论文是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围绕剑川木雕装饰艺术展开的相关研究,本文研究的剑川木雕装饰艺术,主要指传统的建筑装饰木雕范畴,这样便于理清其历史源流也便于分析传统装饰艺术背后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而对现代木雕家具和木雕工艺品只做了较少研究。在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者三次深入大理、剑川古城、沙溪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拍摄了大量明清古建筑的装饰木雕,并有幸进入到剑川古典木雕家具厂、剑川民族木器厂和著名的“木雕文化村——mI河村”进行调研,了解剑川木雕艺术的现代发展情况,拍摄了大量比较宝贵的实物图片。在此基础上,首先对剑川木雕艺术的形成环境和历史源流做了分析梳理,得出剑川木雕艺术与当时内地汉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分析了由于受到当地古老的白族本土文化、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南诏、大理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处于层层大山环抱之下的剑川木雕却具有极高艺术水平的四个主要原因;其次,运用现代符号学理论,首次从视觉符号语义、语汇这一新的角度,对剑川木雕装饰艺术进行详尽分类,归纳出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视觉符号特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再次将剑川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做装饰题材、构图手法、艺术特征这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异同点,阐述了剑川木雕作为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并从社会、宗教、历史等方面分析了剑川木雕艺术图案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然后,对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现代发展与传承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借鉴日本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阐述了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现代发展和目前主要以家庭、工(场)厂为主的传承场和传承方式,对如何进一步改善传承方式提出一些理论参考;最后,对剑川木雕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可行性应用做了分析研究,并利用现代雕刻机做出了实际案例和实物小样。 运用符号学理论,利用对比法、归纳法从各个角度对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艺术特征,视觉符号特征以及象征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对于重新理解、保护剑川木雕乃至我国的木雕艺术、装饰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鉴意义,并针对剑川木雕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以及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做了尝试性研究,得出了一些可行性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理论。论文期望以小见大,对于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对于传统手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能给予后继的研究者一定的参鉴和启示。
【关键词】:剑川木雕 装饰艺术 传统文化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31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3
  • 1.1 课题研究背景11-12
  • 1.2 相关概念的介定12-17
  • 1.2.1 装饰艺术12-14
  • 1.2.1.1 装饰艺术的内涵12-13
  • 1.2.1.2 装饰艺术的本质及特征13-14
  • 1.2.2 木雕艺术14-16
  • 1.2.3 建筑装饰艺术16-17
  • 1.3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7-19
  • 1.3.1 国内相关研究17-19
  • 1.3.1.1 建筑装饰研究17-18
  • 1.3.1.2 剑川木雕的相关研究18-19
  • 1.3.2 相关研究19
  • 1.3.3 存在的问题19
  • 1.4 论文选题目的19-20
  • 1.5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20-21
  •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1-22
  • 1.7 论文整体结构22-23
  • 第二章 云南剑川木雕形成环境探析23-35
  • 2.1 引言23
  • 2.2 历史上的剑川23-25
  • 2.3 剑川的地理气候环境25-28
  • 2.3.1 复杂的自然地貌25-26
  • 2.3.2 多变的气候特征26-27
  • 2.3.3 自然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27-28
  • 2.4 险要的交通位置28-29
  • 2.5 多元的文化背景29-32
  • 2.5.1 多元文化的交融29-31
  • 2.5.2 开放包容的本土文化31-32
  • 2.6 其他因素32
  • 2.7 小结32-35
  • 第三章 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视觉符号解读35-57
  • 3.1 引言35
  • 3.2 符号学理论的介入35-39
  • 3.2.1 符号形式的构成36-37
  • 3.2.2 艺术符号与视觉符号37-39
  • 3.3 剑川木雕装饰图案视觉符号的语汇解读39-47
  • 3.3.1 木雕装饰图案的视觉符号的语汇分类39-46
  • 3.3.2 木雕装饰图案的视觉符号的语汇特征46-47
  • 3.4 剑川木雕装饰图案视觉符号的语义解读47-56
  • 3.4.1 语义分类47-55
  • 3.4.1.1 寓意吉祥48-52
  • 3.4.1.2 诗情画意52-53
  • 3.4.1.3 铭史励志53-55
  • 3.4.2 语义特征55-56
  • 3.5 剑川木雕装饰艺术语义小结56-57
  • 第四章 剑川木雕装饰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57-71
  • 4.1 引言57
  • 4.2 剑川木雕装饰的艺术特征57-64
  • 4.2.1 与东阳木雕艺术的比较57-60
  • 4.2.1.1 雕饰内容比较58-59
  • 4.2.1.2 构图手法比较59-60
  • 4.2.1.3 艺术特征比较60
  • 4.2.2 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造型法则60-61
  • 4.2.3 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艺术特征61-64
  • 4.3 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分析64-69
  • 4.3.1 原始及其本土宗教的映射65
  • 4.3.2 礼乐文化的宣扬65-67
  • 4.3.3 人文精神的体现67-68
  • 4.3.4 阴阳和谐的建筑观68-69
  • 4.4 小结69-71
  • 第五章 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现代发展及传承71-85
  • 5.1 引言71
  • 5.2 剑川木雕的现代发展71-73
  • 5.2.1 家具类72
  • 5.2.2 工艺品类72-73
  • 5.3 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传承73-85
  • 5.3.1 价值观的传承是传承的核心73-75
  • 5.3.2 传承场75-79
  • 5.3.2.1 家庭传承75-77
  • 5.3.2.2 工场传承77-78
  • 5.3.2.3 学校传承78-79
  • 5.3.3 传承方式79-80
  • 5.3.3.1 口传身教79-80
  • 5.3.3.2 心领神会80
  • 5.3.4 传承的意义80-85
  • 5.3.4.1 日本的借鉴81-8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5-99
  • 6.1 引言85
  • 6.2 全文研究成果总结85-86
  • 6.3 研究工作展望86-99
  • 6.3.1 新装饰主义风格的借鉴87-89
  • 6.3.1.1 新装饰主义风格的特征88-89
  • 6.3.2 剑川木雕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89-99
  • 6.3.2.1 现代雕刻机应用89-94
  • 6.3.2.2 室内电视墙的应用94-99
  • 致谢99-101
  • 参考文献101-105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05-107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107-109
  • 附表一1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瑞;李纶;;浅析白族木雕的传承与发展[J];大理文化;2006年05期

2 胡晖;中国传统木雕门窗的艺术表现及其文化内涵[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年05期

3 杨丽丽;李纶;张瑞;;白族木雕的保护、开发和利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杨丽丽;李纶;;剑川木雕的创作表现形式[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杨丽丽;李纶;;云南木雕的发展历史[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汪溟;;湘西南民间木雕与徽州木雕比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陆小赛;;礼制意义下中国古代建筑木雕的装饰审美[J];装饰;2006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丹婷;大理白族建筑木雕装饰技艺精神[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云南剑川木雕装饰艺术及其传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26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9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