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周宝庭寿山石雕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16:17

  本文关键词:周宝庭寿山石雕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周宝庭(1907-1989),福建后屿人,是著名的寿山石雕刻大师,尤善仕女、古兽题材。在其将近七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耕刀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寿山石雕刻艺术道路的探索中,他汇聚了寿山石雕“东门”与“西门”派之精华,在继承传统技法与题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周派”风格。他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艺术成就影响了广大的年轻寿山石雕者,培养出一大批寿山石雕刻好手。正是由于有这样一位文化保守主义者的默默坚守与付出,使寿山石雕题材中的中国传统艺术形象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为福州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周宝庭身上我们能够窥探出中国特定时期的历史风貌以及近代福建寿山石雕艺术的发展历程,是折射时代变迁的最佳窗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殊意义。因此,对周宝庭寿山石雕刻艺术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周宝庭 寿山石雕 传承 艺术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14.3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9
  • 绪论9-13
  • 第一章 周宝庭生平行状13-41
  • 第一节 建国前13-26
  • 一、年幼辍学 拜师学艺13-18
  • 二、初出茅庐 入城历练18-21
  • 三、二度拜师 名气渐起21-23
  • 四、抗战期间 度日维艰23-26
  • 第二节 建国后26-41
  • 一、政府扶持 寿山石雕迎春天26-29
  • 二、百花齐放 十六罗汉显身手29-31
  • 三、工务主任 兼收并蓄铸周派31-36
  • 四、文革浩劫 十年沉潜与创新36-39
  • 五、以刀代笔 百余古兽立艺坛39-41
  • 第二章 周宝庭寿山石雕题材分类41-55
  • 第一节 古兽题材41-51
  • 一、古兽三绝之狮子42-43
  • 二、古兽三绝之螭虎43-44
  • 三、古兽三绝之鳌鱼44-45
  • 四、其他题材45-51
  • 第二节 古代人物题材51-53
  • 一、才子佳人52
  • 二、佛道人物52-53
  • 第三节 特殊历史题材53-55
  • 第三章 周宝庭寿山石雕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55-63
  • 第一节 艺术形式55-59
  • 一、中国传统图案元素的符号性表现55-56
  • 二、非正面律的艺术造型56
  • 三、同一主题的艺术变形56-58
  • 四、突出重点的侧重性表现58-59
  • 第二节 艺术风格59-63
  • 一、娇憨拟人之态60-61
  • 二、古朴动感之美61-62
  • 三、圆润福气之象62-63
  • 第四章 周宝庭对福州寿山石雕刻艺术发展的贡献63-69
  • 第一节 周宝庭寿山石雕技法的承传情况63-65
  • 一、承——周宝庭对其所学技法的吸收与内化63
  • 二、传——周宝庭带徒情况63-65
  • 第二节 周宝庭对寿山石雕艺术的抢救性保护与发展65-67
  • 一、积极发动成立福州第一个石刻小组65-66
  • 二、《古兽图谱》由平面到立体的创新66-67
  • 第三节 周宝庭对中国传统工艺精神的守望67-69
  • 结语69-71
  • 附录171-73
  • 附录273-75
  • 附录375-79
  • 附录479-89
  • 参考文献89-93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93-95
  • 致谢95-97
  • 个人简历97-9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洪树华;;宋前文言小说中的冥婚及其文化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徐道彬;;论凌廷堪与西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汪谦干;皖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6 冯尔康;;清代乾隆时期扬州人的引领时尚——建设文化教育休憩城的历史启示[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7 陈艳君;;明清徽商消费生活的儒雅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钱文霞;;裕固族爱情故事《神箭手射雁》的“善-恶”叙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李展;;五脏相关理论与中药功效的发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0期

10 徐光涛;;提高霍山石斛仿生态栽培成活率方法的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新宇;徐志海;白福军;朱倩;;汽车设计中的精致工艺过程实施方法研究[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3 伍韬;;概念模糊年代的设计美学观[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吴海波;;两淮盐商与清代文教事业[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邱国鹏;李勋祥;;融合与嬗变:论数码艺术设计的审美建构[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梁海燕;;网络环境中的图形DNA突变[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7 朱树森;;试论明清晋江儒商传统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互动[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同海;;汉画“鱼车图”再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姗姗;;浅析汉画像鸡首人身神怪象征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梁惠娥;胥筝筝;;浅析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几何纹样及其艺术魅力[A];“五洋杯”2010年江苏纺织学术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王佩环;景观概念设计中审美重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郭国权;清代金文研究}湂諿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s,

本文编号:330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30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