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07:06

  本文关键词: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汉代(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20年)出土的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为研究对象,参照文献资料与之前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艺术学、艺术人类学、考古类型学等研究方式,以期较全面的分析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首先,本文对汉代随葬女性陶俑和审美精神两个概念进行了明确的概念界定,并确立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审美精神为主线围绕两汉出土的随葬女性陶俑展开。其次,笔者对所有具代表性的随葬女性陶俑进行分类,将她们分为了舞乐俑、侍女俑和劳作女俑三大类,以期分别对不同类型的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整体归纳研究了随葬女性陶俑审美精神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通过对审美精神的概念界定将它们分为理论形态的文化事项(典章制度、思想言论和学说著述等方面)和非理论形态文化事项(生活方式、行为特征、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和美学情趣等方面)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有关审美精神的背景论述并总结不同类型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最后,笔者补充阐释了汉代的陶工和工艺技术对随葬女性陶俑的影响和总结汉代随葬女性陶在审美精神上对现当代艺术的启示。笔者通过对汉代随葬女性陶俑审美精神的研究,拓展了对古代随葬陶俑的研究思路,同时以审美精神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审美精神 女性陶俑 汉代 墓葬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1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2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7
  • 1.2 概念及其时间的界定7-10
  • 1.2.1 随葬女性陶俑概念界定7
  • 1.2.2 审美精神概念界定7-10
  • 1.2.3 时间界限限定10
  • 1.3 课题研究现状和方法10
  • 1.4 本文研究思路10-12
  • 2 汉代墓葬文化和女性陶俑12-15
  • 2.1 陶俑的源流与概述12
  • 2.2 厚葬之风盛行下的汉代墓葬文化12-13
  • 2.3 汉代墓葬中的女性陶俑与汉代民族文化心理结构13-15
  • 3 汉代女性陶俑的分类15-20
  • 3.1 汉代女性陶俑的社会角色15
  • 3.2 代表不同社会角色的女性陶俑15-19
  • 3.2.1 舞乐俑15-17
  • 3.2.2 侍女俑17-19
  • 3.2.3 劳作女俑19
  • 3.2.4 其他女俑19
  • 3.3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19-20
  • 4 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审美精神与随葬女性陶俑20-32
  • 4.1 理论形态的文化事项20-25
  • 4.1.1 汉代经学的发展与儒家礼教学说兴盛20-22
  • 4.1.2 汉代有关女性的文学作品中透露的审美精神22-25
  • 4.2 非理论形态的文化事项25-32
  • 4.2.1 两汉时期情感细腻的楚文化风尚26-28
  • 4.2.2 汉代乐舞文化与随葬女性陶俑审美精神28-32
  • 5 不同社会角色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32-36
  • 5.1 舞乐俑的审美精神32-33
  • 5.2 侍女俑的审美精神33-34
  • 5.3 劳作女俑的审美精神34-35
  • 5.4 汉代随葬女性陶俑共有的审美精神35-36
  • 6 汉代的陶工和工艺技术对随葬女性陶俑审美精神的影响36-38
  • 6.1 汉代陶工的创作心理和创作手法36
  • 6.2 汉代工艺技术的制约与改良36-38
  • 7 从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看审美精神在当代艺术上的启示38-40
  • 8 结论40-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周玉波;直面审美精神[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汤大民;美是生命的运动──中国古代审美精神的基本特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曹洪霞;曾勇;;道家学说及其对中国审美精神的塑造[J];时代文学(上);2010年06期

4 苏状;;中国古代“闲”范畴之人文义涵与审美精神[J];兰州学刊;2011年05期

5 汪代明;审美中的诗性精神——“西部审美精神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争鸣;2002年04期

6 王一川;;从诗意启蒙到异趣沟通——90年代中国审美精神[J];山花;1997年10期

7 耿沛甲;;从汉代陶俑看汉代的审美精神[J];大众文艺;2010年13期

8 靳青万,赵国乾;“清”与魏晋审美精神[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9 张文;;英美诗人皈依自然的审美精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陈军;;论审美精神的自由维度[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仲呈祥;荧屏婚恋节目勿忘审美精神[N];人民日报;2010年

2 刘旭光;对民族审美精神的探寻[N];光明日报;2005年

3 耿瑞;草原英雄的挽歌[N];中国艺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邵婉钦;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年

2 张慧坤;论中西服饰审美精神[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3 张文杰;中国古代神话的悲剧性审美精神[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鲁冰;宋代隐逸审美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汉代随葬女性陶俑的审美精神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32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