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雕塑语言本体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06:01

  本文关键词:当代文化语境下的雕塑语言本体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程,经过当代雕塑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他们从雕塑艺术语言的多层次、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使雕塑语言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呈现出多样性的面貌。但是,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在以后的道路中仍然要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关注当代雕塑语言的本体性。通过对中国当代雕塑形态多种面貌的梳理,逐渐树立起加强雕塑本体语言的认识。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雕塑的本质进行阐述以及对雕塑本体性语言中的形体语言、空间语言和材料语言加以论述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针对中国当代雕塑在形体、空间、材料和观念中的新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和表现并结合突出的雕塑艺术家及其作品分析来进行研究。第三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其一些问题的思考。第四部分提出坚持对雕塑语言本体性的探索和深化。
【关键词】:雕塑语言 当代语境 本体语言 界限模糊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7
  • 1.何为雕塑语言7-14
  • 1.1 雕塑的本质7-8
  • 1.2 立足本体性特征的雕塑语言8-14
  • 1.2.1 形体语言8-10
  • 1.2.2 雕塑空间语言10-13
  • 1.2.3 材料语言13-14
  • 2.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现状14-21
  • 2.1 形体的多变性14-16
  • 2.2 空间的多维度16-17
  • 2.3 材料的多样性17-19
  • 2.4 观念的多元性19-21
  • 3.中国当代雕塑语言存在的问题21-24
  • 3.1 对西方雕塑语言的形式借鉴21-22
  • 3.2 中国当代雕塑界限模糊化趋势22-24
  • 3.3 过于强调雕塑的社会功能作用24
  • 4.应坚持雕塑本体性语言的基本原则24-26
  • 结语26-27
  • 参考文献27-28
  • Reference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倍雷;徐立伟;;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三种审美方式[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孙振华;薛卉;龚存雪;;“当代文化语境中学院雕塑的状态和问题”学术研讨会[J];雕塑;2010年06期

3 王辉;;当代文化语境下中西设计思维的差异性研究[J];设计;2014年05期

4 徐恩存;;与苍茫对话——王琦荣的西部山水画[J];美术界;2005年04期

5 谭华孚;冲突中的互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与电视[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5期

6 曾来德;;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书法立场[J];中国书画;2005年02期

7 高岭;;自然的第三种状态——当代文化语境中的自然及其艺术表达[J];美术研究;2012年03期

8 曹海峰;;论当代文化语境中设计艺术的民俗元素运用与创新[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9 王林旭;;“超象”——生命情怀与精神境界——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思考与解读[J];中国美术;2010年05期

10 黄雪;;当代文化语境下对传统中国画学习方法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萨日娜;;草原传统音乐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创新与发展[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山东师范大学 吕文明;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新文人书法研究[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张斌(书评人);乡土的野性呐喊[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寇志远;当代文化语境下的雕塑语言本体性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2 张书海;结合自己的水墨实践浅谈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对绘画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徐立伟;典型作为“他者”形象的演变[D];大连大学;2009年

4 王坤;“祖宗轴”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李超;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花鸟画色彩表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兰晓;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村落民俗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贝;有温度的表述[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文化语境下的雕塑语言本体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36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5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