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与雕塑中的人物经典造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油画与雕塑中的人物经典造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造型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是传达感情和表现艺术美感的元素。在视觉艺术中,以人物形象为题材的作品非常普遍,人物形象的描绘在当代艺术中是占主流地位的,而人物的动态则是人物形象表现的主要方式。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油画与雕塑作品中,有些优秀作品不仅体现艺术家不同创作阶段的不同审美趣味,而且具有典范性、权威性,成为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这些作品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最能表现”当时油画与雕塑作品精髓的、最具代表性、最完美的作品,或者说是一个时期具有时代代表性质和意义的,传承过去、影响将来的动态造型作品,我们把他统称为人物动态经典造型。 本文将经典造型归纳为三个特征: 一、名作:艺术史记载,能代表当时时代特征的作品。 二、模式:影响后世艺术家,成为经典模式被传承或创造性传承。 三、公认:公众青睐,被公众熟知的作品。 在西方传统油画与雕塑中,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许多的艺术经典,而在这些艺术经典之中,我们也能清晰的看到复兴古希腊艺术的影子,这一明显的艺术传承关系让我们对于造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文从经典造型的传承脉络关系和情感传达方面来阐述对经典造型的理解,以及当代艺术形态下,经典造型出现的新形式的传承关系。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经典造型为切入点,阐述经典造型的一些传承与影响。 第二部分以分类的方式阐述写实手法、变形手法和抽象手法。 第三部分以分类的方式阐述经典造型的动态类型。 第四部分从情感表达与意蕴的方面分析不同的经典造型形体所传达的不同情感及经典造型传承的脉络。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经典造型经典模式的延续与现代观念艺术的“新”诠释来理清经典造型的传承关系。有利于让我们能够在新时代、新的艺术环境下对于经典造型作品有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造型语言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经典造型 情感表达 意蕴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213;J30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导言9
- 第一部分 《蒙娜丽莎》经典造型的传承与影响9-16
- 一、《蒙娜丽莎》的造型传承11-13
- 二、《蒙娜丽莎》对观念艺术造型的影响13-16
- 第二部分 不同创作手法的经典造型16-20
- 一、写实手法17-19
- 二、变形手法19-20
- 三、抽象手法20
- 第三部分 经典造型的类型20-33
- 一、常态动态22-28
- 二、反常动态28-33
- 第四部分 经典造型的风格与创造性传承33-45
- 一、不同性格艺术家的造型风格33-35
- 二、造型式样的情感传达35-37
- 三、经典造型的意蕴与造型传承37-45
- 结语45-47
- 注释47-48
- 参考文献48-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作品51-5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兰;;从永乐宫和西斯廷教堂看中西壁画在艺术语言上的差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汪炳璋;;包豪斯的工业设计及其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汪炳璋;;简洁极致——皮埃特·蒙德里安的绘画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艺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虞英;虚空·流动·时间——立体主义之于建筑空间革命的诸多启示[J];安徽建筑;2004年01期
5 虞英;;从现代艺术视野阐述建筑设计的非定式思考[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6 常俊丽;张鑫磊;;单纯与震撼——极简主义园林艺术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7 陈琳;试论凡·高色彩动力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朱志荣;董友;;西周陶器的审美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阚新娜;;中国早期宗教画与西方早期基督教题材画比较研究[J];书画世界;2010年04期
10 曹启良;;论浮雕艺术的创作要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幸;;延伸与突破——论构成主义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裴继刚;;佛山陶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5 杨双;;汉画像“乐舞百戏”图中“狂欢化”的文化解读[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齐;;论汉画像的“形”“神”艺术与汉代审美意识[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殷凤华;于慧青;;从汉画像石“泗河捞鼎”说鼎[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金爱秀;;汉画像的创作心理[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雅峰;;汉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的西王母仙界图式分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松长;;连云港海州双龙汉墓出土汉代漆尺彩绘图像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李清敏;古埃及阿玛尔纳时期艺术成就的历史解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尹霄;乔治·鲁奥的叙事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8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璐璐;平面广告图形设计视觉创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洋;民国前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魏义;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多维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曦;设计的否定循环之现象[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郁民;论传统雕塑色彩介入当代雕塑创作活动产生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小新;从读图的角度谈数字图像在油画创作中的可行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油画与雕塑中的人物经典造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4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