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造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4:04
本文关键词: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造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纵观整个明代,佛教塑像总体发展处于下行的趋势,造像水平也不似前代精湛,然而云林寺的彩塑十八罗汉造像却可以说是整个明代少数的精品之一,具有山西北部地区罗汉造像艺术的特有风格。同时,,这些艺术品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体现了我国传统美学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本地区独有的审美取向。山西阳高云林寺的彩塑十八罗汉造像,凝聚着我们民族持续走向深邃、多元的审美诉求。其塑造技法达到了技术与艺术、内容与形式、形象与思想的高度统一,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趋向精致、典雅的审美特质,同时,这些造像中鲜明的地域和时代面貌也昭示出一种独特的精神诉求,这应当来自那些精神未受世俗污染,身处恶劣、闭塞自然、社会环境中,对信仰保持虔敬,对世态人性体察入微的人们设身处地、呕心沥血之结果,是佛教造像世俗化历程的写照,是明清时期罗汉造像艺术的优秀范例。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阳高县云林寺明代彩塑十八罗汉的造型观念和塑造手法的分析,从而较为深入地阐述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区别于其它地区罗汉造像的艺术特征,从雕塑造型和视觉审美的角度,使学界认识到云林寺十八罗汉彩塑在造型观念和塑造手法上的艺术特色。文章立足于对罗汉塑像的造型观念、形象特征和具体工艺的梳理,通过与其它地区罗汉造像相比较的结论,总结出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造像的独特差异,再将造像在塑造技法、工艺技巧、视觉感受上的不同之处进行具体的艺术分析。解析山西阳高云林寺十八罗汉彩塑在遵循中国传统彩塑艺术风貌的基础上,所呈现出的艺术特点及审美价值。希望本文能够对今后有意研究山西阳高云林寺十八罗汉彩塑造像的学者提供些许基础性的资料和参考。
【关键词】:云林寺 十八罗汉 彩塑 佛教造像 造型观念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3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7
- 1 山西阳高云林寺大雄宝殿彩塑7-18
- 1.1 山西阳高云林寺历史源流及现状7-9
- 1.2 山西阳高云林寺大雄宝殿彩塑十八罗汉造像9-15
- 1.3 山西阳高云林寺大雄宝殿其它彩塑基本面貌15-18
- 2 罗汉造像艺术背景分析18-23
- 2.1 罗汉造像艺术的形成和演变过程18-21
- 2.2 罗汉造像艺术在佛教艺术中地位21
- 2.3 山西阳高云林寺十八罗汉造像所处的时代与文化环境21-23
- 3 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造型观念与艺术手法分析23-36
- 3.1 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与其它地区罗汉造像比对23-27
- 3.2 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造型观念与艺术手法综述27-34
- 3.2.1 注重整体量感的把握与对每尊罗汉造像动势的精心推敲27-30
- 3.2.2 衣纹处理与形体塑造的巧妙结合30-32
- 3.2.3 对罗汉形象的夸饰处理,彰显人物性格32-34
- 3.3 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造像与山西繁峙公主寺彩塑十八罗汉造像关联性探究34-36
- 4 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造像对中国罗汉造像艺术的传承与突破36-39
- 4.1 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造像在中国罗汉造像艺术中的历史地位36-37
- 4.2 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造像的审美价值及影响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1
- 附表41-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仲尧;;中国罗汉造像艺术的诞生及其特征[J];装饰;2006年10期
2 阮荣春;;唐宋时期的罗汉信仰和罗汉艺术[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山西阳高云林寺彩塑十八罗汉造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5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