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渡桃雕的工艺、传承与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13:06
本文关键词:云渡桃雕的工艺、传承与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云渡桃雕是江苏省泗阳县云渡村的传统民间手工艺,起源于明代,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云渡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劳动中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经年累月的实践和探索而造就的人类群体智慧的结晶。云渡桃雕工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通过艺人们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掌握云渡桃雕的一手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对云渡桃雕的工艺、传承和开发进行研究。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由来和意义,以及当前学术界对云渡桃雕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概括了云渡桃雕所在的地理环境、起源和发展、以及简要地分析和归纳了云渡桃雕产生的原因,得出了云渡桃雕的产生和发展与泗阳县的地域环境、世风民俗等因素密切相关。第二章主要以图片和文字结合的形式,较为客观而详尽的整理和记录云渡桃雕的工艺流程,并从理论层面上予以总结述评。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与传承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对手工艺人制作流程进行现场观摩,故将云渡桃雕的工艺流程总结为:煮桃、保存、选料、粗雕、精雕等5道工序;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桃核要长期保存、长期保存的桃核为什么受到雕刻者和收藏者的喜爱等问题,并作出自己的解答。本章的第二节分析和归纳了云渡桃雕的艺术特征,主要包括:云渡桃雕的造型特征,创作载体的独特性;造型特征主要有概括性特征、象征性特征、繁复性特征等。第三章是对云渡桃雕的传承和开发进行论述和研究,根据实地调查掌握的传承和保护现状的一手资料,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方针,指出了云渡桃雕在当前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从教育角度指出了云渡桃雕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缺失,分析了云渡桃雕没有人愿意学习的原因。最后为云渡桃雕的传承和开发的提出了一点建议和意见,期望能够唤起行政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对此工艺的热情、关注、重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云渡桃雕的传承和发展,略近绵薄之力。
【关键词】:云渡桃雕 工艺特征 传承 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1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0
- 一、选题缘起7-8
- 二、课题研究现状8-9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第一章 云渡桃雕概述10-15
- 第一节 云渡桃雕所在的地理环境10-11
- 第二节 云渡桃雕的起源、发展11-13
- 第三节 云渡桃雕产生的成因分析13-15
- 第二章 云渡桃雕的工艺特征15-33
- 第一节 云渡桃雕的工艺流程15-29
- 1、煮桃15-16
- 2、保存16-19
- 3、选料19-21
- 4、粗雕21-24
- 5、精雕24-29
- 第二节 云渡桃雕的艺术特征29-33
- 1、云渡桃雕的造型特征29-31
- 2、云渡桃雕创作载体的独特性31-33
- 第三章 云渡桃雕的传承与开发探析33-43
- 第一节 政府对云渡桃雕的保护现状33-35
- 第二节 云渡桃雕工艺的传承现状35-40
- 1、云渡桃雕传承人的基本情况35-37
- 2、云渡桃雕传承人的带徒现状37-40
- 第三节 对云渡桃雕传承和开发的思考40-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47
- 附表146-47
- 致谢47-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倩;;江苏云渡核雕艺术研究[J];民族艺术;2010年04期
2 苏伊乐;因材施艺 巧夺天工——谈材质美在装饰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张晓萍;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透视云南旅游工艺品的开发[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王雨;;论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J];艺术百家;2006年05期
5 曹淮;陈晓华;;论地域性危机与民间美术的当代出路[J];艺术百家;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云渡桃雕的工艺、传承与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5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