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泥人宓艺术风格研究及其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23 15:10
如今被誉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的宓风光,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既是对泥人宓的肯定,同时也承载着作为传承者的历史重任。为了让家乡的艺术继续传承发扬下去,为了更加近距离,更加直观地了解浙江嵊州泥人宓,笔者前往浙江嵊州泥塑创作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宓风光本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采访,搜集了大量关于浙江嵊州泥人宓的资料,结合走访调研,除了第一章外,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考察“泥人宓”发源地浙江嵊州的地理位置、人文背景,分析嵊州泥塑产生的外部条件,并查阅河姆渡遗址的相关资料,研究浙江泥塑的历史渊源。简要介绍宓风光在浙江泥塑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梳理嵊州泥塑发展脉络。二、从“泥人宓”的泥土材质、创立前期与后期不同工艺种类与制作技法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嵊州泥塑制作工艺的特色。三、对“泥人宓”泥塑作品根据题材进行分类,通过分析其创作题材、造型特点以及用色特点来深入研究它的艺术风格。四、将“泥人宓”与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以及法国杜米埃雕塑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来阐明嵊州泥塑的独特艺术魅力以及为何能在中国泥塑界有一席之地。五、结合“泥人宓”的背景及发展现状,探讨它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对嵊州泥人宓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浙江嵊州泥人宓的相关报道
三、嵊州泥人宓走出国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嵊州泥人宓的概述
第一节 嵊州泥人宓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及其起源
一、地理环境
二、文化背景
三、嵊州泥人宓的历史起源
四、嵊州泥人宓的材质特点与制作方法
第二节 宓风光的艺术实践及对泥人宓艺术的贡献
一、嵊州泥人宓的发展轨迹
二、宓风光的艺术实践
三、宓风光对嵊州泥人宓的贡献
第三章 嵊州泥人宓的艺术风格研究
第一节 嵊州泥人宓前期作品的艺术风格(20世纪80、90年代)
一、精小雅致,纤细隽秀
二、恢宏大观,袖珍精致
三、浑厚圆淳,内外有力
第二节 后期泥人宓作品艺术风格(21世纪初至今)
一、雄浑敦厚、丰富多彩
二、粗狂简约、夸张传神
第三节 嵊州泥人宓艺术风格对我的雕塑创作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嵊州泥人宓与其他流派泥塑风格的对比
第一节 与无锡惠山泥人的艺术风格对比
第二节 与天津泥人张的艺术风格对比
第三节 与法国杜米埃雕塑的艺术风格对比
第四节 对比总结
第五章 对宓风光老师采访后我的收获及创作作品展示
第一节 对宓风光老师采访后我的收获
第二节 访浙江泥人宓创始人宓风光老师实录
第三节 创作作品展示
第六章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艺术价值
第三节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新尝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锡惠山泥人和天津“泥人张”比较研究[J]. 阮立. 艺术教育. 2016(11)
[2]泥潭墨缸里的浸染者——记浙江嵊州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宓风光[J]. 李晖. 浙江画报. 2015(11)
[3]论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以“泥人张”为例[J]. 周馨. 艺术科技. 2015(05)
[4]浅议惠山泥人的传承与发展[J]. 张文珺.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8)
[5]浅谈杜米埃的艺术特色[J]. 潘云丽.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8)
[6]谈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以嵊州民间工艺美术为例[J]. 张建萍. 学理论. 2012(09)
[7]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与工艺考察[J]. 孙胜银. 艺术学研究. 2011(00)
[8]“泥”说中国故事——记宓风光的泥塑王国[J]. 戴天才. 今日浙江. 2011(08)
[9]无限风光泥人宓[J]. 邢增尧. 文化交流. 2008(02)
[10]浅谈惠山泥人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征[J]. 朱岸静.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07(01)
硕士论文
[1]张錩泥人张艺术思想与体系研究[D]. 张瑞雪.河北师范大学 2016
[2]“惠山泥人彩塑”艺术形式与人文特点审视[D]. 谢亚利.福建师范大学 2014
[3]天津“泥人张”泥塑对雕塑创作的影响[D]. 任殿斌.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无锡惠山泥人的艺术风格研究[D]. 孙青.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4
[5]嵊州市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韩圣.浙江大学 2013
[6]论惠山泥人在定格动画中的继承与创新[D]. 王婧.太原理工大学 2013
[7]美学经济视野下惠山泥人当代传承策略研究[D]. 唐恬.江南大学 2013
[8]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研究[D]. 崔师瑜.河南大学 2011
[9]惠山泥人的传统创作观念在中国当代雕塑中的应用[D]. 姚丹.江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77992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对嵊州泥人宓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浙江嵊州泥人宓的相关报道
三、嵊州泥人宓走出国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嵊州泥人宓的概述
第一节 嵊州泥人宓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及其起源
一、地理环境
二、文化背景
三、嵊州泥人宓的历史起源
四、嵊州泥人宓的材质特点与制作方法
第二节 宓风光的艺术实践及对泥人宓艺术的贡献
一、嵊州泥人宓的发展轨迹
二、宓风光的艺术实践
三、宓风光对嵊州泥人宓的贡献
第三章 嵊州泥人宓的艺术风格研究
第一节 嵊州泥人宓前期作品的艺术风格(20世纪80、90年代)
一、精小雅致,纤细隽秀
二、恢宏大观,袖珍精致
三、浑厚圆淳,内外有力
第二节 后期泥人宓作品艺术风格(21世纪初至今)
一、雄浑敦厚、丰富多彩
二、粗狂简约、夸张传神
第三节 嵊州泥人宓艺术风格对我的雕塑创作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嵊州泥人宓与其他流派泥塑风格的对比
第一节 与无锡惠山泥人的艺术风格对比
第二节 与天津泥人张的艺术风格对比
第三节 与法国杜米埃雕塑的艺术风格对比
第四节 对比总结
第五章 对宓风光老师采访后我的收获及创作作品展示
第一节 对宓风光老师采访后我的收获
第二节 访浙江泥人宓创始人宓风光老师实录
第三节 创作作品展示
第六章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艺术价值
第三节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新尝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锡惠山泥人和天津“泥人张”比较研究[J]. 阮立. 艺术教育. 2016(11)
[2]泥潭墨缸里的浸染者——记浙江嵊州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宓风光[J]. 李晖. 浙江画报. 2015(11)
[3]论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以“泥人张”为例[J]. 周馨. 艺术科技. 2015(05)
[4]浅议惠山泥人的传承与发展[J]. 张文珺.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8)
[5]浅谈杜米埃的艺术特色[J]. 潘云丽.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8)
[6]谈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以嵊州民间工艺美术为例[J]. 张建萍. 学理论. 2012(09)
[7]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与工艺考察[J]. 孙胜银. 艺术学研究. 2011(00)
[8]“泥”说中国故事——记宓风光的泥塑王国[J]. 戴天才. 今日浙江. 2011(08)
[9]无限风光泥人宓[J]. 邢增尧. 文化交流. 2008(02)
[10]浅谈惠山泥人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征[J]. 朱岸静.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07(01)
硕士论文
[1]张錩泥人张艺术思想与体系研究[D]. 张瑞雪.河北师范大学 2016
[2]“惠山泥人彩塑”艺术形式与人文特点审视[D]. 谢亚利.福建师范大学 2014
[3]天津“泥人张”泥塑对雕塑创作的影响[D]. 任殿斌.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无锡惠山泥人的艺术风格研究[D]. 孙青.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4
[5]嵊州市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韩圣.浙江大学 2013
[6]论惠山泥人在定格动画中的继承与创新[D]. 王婧.太原理工大学 2013
[7]美学经济视野下惠山泥人当代传承策略研究[D]. 唐恬.江南大学 2013
[8]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研究[D]. 崔师瑜.河南大学 2011
[9]惠山泥人的传统创作观念在中国当代雕塑中的应用[D]. 姚丹.江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77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67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