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传统艺术形式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满族传统艺术形式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满族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几个强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的文化、艺术。但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汉民族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方面,仍有许多共同之处。 而选择满族艺术形象做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满族艺术在北方东部以其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态丰富、内涵深邃在原始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主要从满族的概况、满族民间造型艺术、以及满族传统艺术形式对现代创作的影响)萨满文化对艺术的影响又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奇特的魅力融合于民俗文化之中。曾在清代的时候为中国艺术历史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满族作为古老游牧文化的遗存与发展,他是北方地域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对北方艺术文化的整体性有一定程度影响。本文在大量的收集满族材料的基础上,主要出发点是中国满族艺术的研究及运用。在当今的北方满族人创造的艺术形象,有哪些内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分析的。有哪些艺术、文化、历史的价值。所以在研究满族民间造型艺术对于传承民族艺术,发掘当代艺术创作的深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萨满教 雕塑 民族艺术 满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05;J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引言7-8
- 一、 满族民间生活概况8-11
- (一) 满族分布8
- (二) 满族历史的几个演变阶段8
- (三) 满族语言8-9
- (四) 满族宗教9-10
- (五) 满族习俗10
- (六) 满族人物形象10-11
- 二、 满族的传统艺术形式11-15
- (一) 剪纸11-12
- (二) 刺绣12-13
- (三) 瓷器13-14
- (四) 绘画、书法14-15
- (五) 传统服饰15
- (六) 雕塑15
- 三、 满族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的体现与应用(以雕塑为例)15-22
- (一) 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今的借鉴意义16-20
- 1. 民族化探索中现代雕塑的表现形式16-18
- 2. 材料与制作工艺的相互借鉴18-19
- 3. 现代材料雕塑中的萨满文化融入19-20
- (二) 加深材料雕塑创新性、创造性、思想性20
- (三) 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20-22
- 结语22-23
- 参考文献23-25
- 致谢2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屈晓勤;张鲲;廖一联;;“陌生化”原理的建筑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8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7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8 高春花;;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霍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383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835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