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自然形及其衍生的造物形式
本文关键词:解读小自然形及其衍生的造物形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造物的目的,从开始就是为了克服自身生理机能的不足而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在此,不论是造物的意识、思维,还是表达方式都基本反映了人类这一共同的心理和生理需要。这样,经过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的探索,人类造物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以及展示意识观念或称审美理念的形式越来越朝着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从自然形的无序堆放到规律组合,再到人为破立与重组等等,昭示了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能力的逐步加强,及其逐渐将人类认识、改造与利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小自然形为自身服务的方式和方法有规律地记载下来。
【关键词】:小自然形 放大 拼接 造物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言6-8
- 1.1 本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来源6
- 1.2 论文(或命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6-7
- 1.3 研究方法7-8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8-9
- 2.1 小自然形概念8
- 2.2 小自然形放大的含义8-9
- 3 小自然形放大设计的几种方法9-15
- 3.1 纯写实性放大9-10
- 3.2 切割组合性放大10-12
- 3.3 装饰图案放大12-13
- 3.4 外在形拼接式放大13-15
- 4 小自然形放大的结构处理15-22
- 4.1 木材拼接15-16
- 4.2 金属拼接16-18
- 4.3 石材筑造18-19
- 4.4 陶瓷拼贴19-20
- 4.5 钢板剪切20-22
- 5 小自然形放大于公共环境的意义22-27
- 5.1 与文化环境关系22-23
- 5.2 与人的亲和力23-24
- 5.3 建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4-25
- 5.4 共同人之意识、思维、及表达25-27
- 6 结论27-28
- 致谢28-29
- 参考文献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贤文;;原因的种种——表达方式知多少[J];青苹果;2003年04期
2 翁炳峰;;论认知失调表达方式与图形创意[J];艺术·生活;2001年05期
3 ;另一种“请”的表达方式[J];学苑创造B版;2011年06期
4 李妍妍;;浅谈「~にくい」「~づらい」「~がたい」与「~かねる」的区别[J];日语知识;2011年09期
5 祁雪松;;电影音乐:电影内容的另一表达方式[J];电影文学;2011年15期
6 朱俐;;笑面人生——英语笑的表达方式[J];改革与开放;2011年18期
7 田月丽;;论汉魏六朝女性情感失落的表达方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8 王富强;;浅谈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9 杨剑;;试从表达方式角度浅析现代陶艺的创作[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05期
10 王琴芳;潘亚云;;现代紫砂壶艺术发展杂谈[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华;;汉字“象”的表达方式[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尹仙花;;日语中自发与可能的表达方式[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李佳慧;戴理;刘国仰;刘春芸;黄尚志;杨焕明;;疾病相关基因表达方式的整体检测[A];中国动物学会全国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分会第十次形态科学与显微注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李运远;;化腐朽为神奇的融合与生长——废弃物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材料表达[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吕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现象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6 建华;松林;;简报主体部分的表达方式有几种?[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7 彭大庆;;当代议论性散文的类型审美[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成东;;学术论文中图(表)题的合理表达与使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9 朱融璞;;谈谈犬吠叫的含义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犬学分会第十二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玉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心灵美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群;自己的表达方式[N];北京日报;2002年
2 采访人 晓仕 本报记者 受访人 可爱淘;可爱淘年轻人要有自己的表达方式[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徐迅雷;文化是生命的表达方式[N];中国改革报;2005年
4 记者;还考生一个宁静的环境[N];厦门日报;2007年
5 新乡市延津县石婆固乡塔铺中学 袁景楼;拓展思路让学生选择最擅长的表达方式[N];新乡日报;2008年
6 李秀中;政府上网吹来亲民新风[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林少忠;·如实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是摄影的基本语言[N];中国摄影报;2005年
8 周莉;寻找独特角度 创新表达方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王_g;北京新浪潮建筑成顶级品牌表达方式[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 钱飞鸣;合理诉求合法表达[N];深圳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薇;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张先坦;王念孙《读书杂志》语法观念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3 扎亚;汉蒙教育类成语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丽梅;《庄子》内篇思想与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王丹;现代日语可能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福井启子;中日言语行为差异与心理交际距离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贾红霞;普通话儿童空间范畴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8 陆再林;基于图形理解的建筑工程量信息获取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钢楚伦;汉语空间介词与蒙语相应表达方式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钟华;思与诗的对话[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祥红;解读小自然形及其衍生的造物形式[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2 徐利;对油画人物中眼睛表达方式的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寿菊;现代工业设计理念及设计表达[D];重庆大学;2005年
4 金莲享;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朝鲜族女性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5 徐信贵;行政立法中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张丹妮;视角与表达: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性问题[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滕戟;英语非重读央元音的表达及推导[D];南开大学;2009年
8 姚贞;反抗与表达:张承志的文学创作道路[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译林;论装饰色彩的发展及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孙龙辉;情感的自由之境[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本文关键词:解读小自然形及其衍生的造物形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9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