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号学知识背景下的环境雕塑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18:02
本文关键词:基于符号学知识背景下的环境雕塑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景观环境雕塑的建设也越来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景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及环境雕塑如何在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考虑的重要问题。 符号学是研究性质的学科,符号、以及科学与人类的关系。在符号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一切可以使用的符号学理论的解释,人们了解一切事物的形状,总结出自己的长期生活,这样一来就能看到真正意义上的事物本身包含的信息。造成环境雕塑元素可以被解析成设计符号,环境雕塑的形状由它自己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的服务形式,为人们提供了的社会文化所蕴涵的意义,在举办创造社会主要的前提下,创造的符号学理论原则的行为和环境雕塑,,环境雕塑要表达的语义符号的意义,它的视觉技术相结合,能够流畅的信息传达给观众。 从理论符号学的角度来说,包含在环境雕塑的含义可以分为符号类型,指示类型,类似的观赏五种类型等类型。环境雕塑的外在形式,可以被解析成各种象征性的设计符号,例如,构成一个景观雕塑本身的点,线,面,色彩,和形成的基础。在这项研究中,这些形态的基础,但也需要区分的造型元素符号和设计,简单的造型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身体之间的差异,但设计符号传递象征性的元素,所以两者之间的包容关系被包括在内。不管它是从空间角度,角度的视觉观察或从造型元件的观点考虑,该组合物的各形状要素的雕塑调和各种连接对优化与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最后的集成在一个空间尺寸,这意味着丰富的意义的语义符号学理论的创造积极的综合性能。 本文试图探讨符号学的知识与环境雕塑的切合点,使环境雕塑在创作上能够基于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探讨其与雕塑的关系和影响力的象征性理论的角度来看,按照符号学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水平,结合一些例子集中在意义和雕刻的形式一般组织和它的表达方式,以及探索的背景下,解释和雕塑符号的功能,以及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使环境雕塑的创作真正的能够产生具有其独特含义与内在积极向上的意义。
【关键词】:符号学 环境雕塑 雕塑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1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的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0-12
- 1.2.1 国外研究动态11
- 1.2.2 国内研究动态11-12
- 1.3 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12
- 1.4 主要关键技术和理论依据12-13
- 1.4.1 主要关键技术12-13
- 1.4.2 主要理论依据13
- 1.5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13-15
- 第二章 符号学研究概论15-20
- 2.1 符号学理论的提出及发展15
- 2.2 符号学主要研究的方法论述15-17
- 2.2.1 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15-16
- 2.2.2 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16
- 2.2.3 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16
- 2.2.4 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理论16-17
- 2.3 艺术创造在符号学中的体现17-18
- 2.4 设计符号的分类与语义联系18
- 2.5 设计符号与素材关系18-20
- 第三章 环境雕塑研究概论20-26
- 3.1 环境雕塑的起源及发展20-21
- 3.2 环境雕塑的构成要素及形式21
- 3.3 环境雕塑存在的意义21
- 3.4 环境雕塑的形态表达象征意义21-23
- 3.4.1 因果性22
- 3.4.2 相似性22-23
- 3.4.3 激发性23
- 3.5 环境雕塑的形态语意23-26
- 3.5.1 象征性24
- 3.5.2 示意性24
- 3.5.3 情感性24
- 3.5.4 美观性24-26
- 第四章 作为表意符号的环境雕塑设计研究26-31
- 4.1 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借鉴与运用26-28
- 4.1.1 精神理念的借鉴与应用26
- 4.1.2 主题和题材的借鉴与运用26-27
- 4.1.3 造型与形式语言的借鉴与运用27-28
- 4.2 地域文化符号的凸显28-29
- 4.2.1 地域文化是环境雕塑创建的基础28
- 4.2.2 城市环境雕塑是地域人文精神的展现28-29
- 4.3 对人文符号的运用29
- 4.4 时代特色的展现29-31
- 第五章 环境雕塑设计的符号学理论应用研究31-48
- 5.1 环境雕塑的符号意义31-32
- 5.1.1 基于符号理论的雕塑观31
- 5.1.2 雕塑符号的语义三角形31-32
- 5.1.3 环境雕塑的明示意与暗示意32
- 5.2 环境雕塑符号的符号理论背景32-34
- 5.2.1 哲学因素32
- 5.2.2 文化因素32-33
- 5.2.3 经济背景33
- 5.2.4 历史关系中的环境雕塑符号理论33-34
- 5.3 环境雕塑符号的形式分类34-36
- 5.3.1 图像性符号34
- 5.3.2 指示性符号34-35
- 5.3.3 象征性符号35-36
- 5.4 环境雕塑符号的意义传递36-40
- 5.4.1 环境雕塑的意义来源36-38
- 5.4.2 环境雕塑的意义层次与变化38-39
- 5.4.3 环境雕塑符号信息传播的基本类型39
- 5.4.4 环境雕塑的符号意义的衍变与传递的矛盾39-40
- 5.5 符号学层面的环境雕塑创作40-43
- 5.5.1 思想上40-41
- 5.5.2 方法上41
- 5.5.3 依循一些原则创造雕塑形态语言41-42
- 5.5.4 基于符号学下环境雕塑创作的要素与程序42-43
- 5.6 环境雕塑设计的符号学应用的表现方法43-44
- 5.6.1 内容表现法43
- 5.6.2 处理表现法43
- 5.6.3 材料表现法43-44
- 5.6.4 实用表现法44
- 5.7 运用符号学的环境雕塑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44-46
- 5.7.1 雕塑在所处环境中的角色44-45
- 5.7.2 雕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45
- 5.7.3 雕塑的尺寸和体积大小45
- 5.7.4 雕塑与观赏者的互动关系45-46
- 5.8 环境雕塑的设计符号表现方法46
- 5.9 符号学创作下环境雕塑的美学价值46-48
- 第六章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0
- 致谢50-51
- 研究生期间做过项目51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海鹏;隋志全;徐永战;;谈环境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J];山西建筑;2006年02期
2 王向荣,林箐;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设计[J];世界建筑;2002年07期
3 张光明;关于中外符号学研究现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符号学知识背景下的环境雕塑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0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