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材质、意味
发布时间:2017-06-01 11:09
本文关键词:形体、材质、意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由概述与分析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大环境入手,以国内外雕塑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当下状况为切入点,参照艺术与雕塑理论研究成果,具体解析以形达意的创作规律,并以具有代表性艺术家的主要作品为先鉴,探讨雕塑中形体、空间、材料的关系,以及从他们之中传达思想、观念的方式。同时对抽象雕塑的形意表达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自己的创作与实践的体会,进一步对当代雕塑形体、材质表现力进行研究,提出材料语言运用在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意义,以及对艺术观念乃至具体艺术语言的分析,力图对当代雕塑的形体空间语言和材料语言做深入研究。本文后半部分主要侧重研究雕塑中传统陶瓷材料的当下运用,并结合国内雕塑的状况和感受展开论述,探讨当代中国陶瓷材质作为雕塑主流表现媒介的必要性以及其艺术表现力,如何使陶瓷材料更恰当的运用于中国现代雕塑中,更大限度地把这古老且极富中国文化基因的材料的表现力在当下语境中充分展现出来。并结合材料本身的特质,阐述陶瓷雕塑介入环境空间和公共艺术的优势。本文还结合了艺术家作品,对材料的综合运用进行阐述,明确材质在雕塑创作中精神表现方面的重要作用。文中还对雕塑创作的实践性表明了观点。
【关键词】:形态语言 材料运用 陶瓷 抽象 精神体味 实践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30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第一章 中国当代雕塑概观9-10
- 第二章 雕塑的形态语言10-15
- 1.形体语言和形式意味10-11
- 2.抽象雕塑的形意表达11-15
- 第三章 雕塑中的材质15-22
- 1.雕塑的材质表现力15-16
- 2.陶瓷材料的当代运用与优势16-20
- A 陶瓷材料的本土情怀16
- B 陶瓷肌理与色泽的表现性16-18
- C 陶瓷作为公共雕塑材料的运用18-20
- ① 人文价值18-19
- ② 艺术价值19
- ③ 社会价值19-20
- ④ 文化生态价值20
- 3.创作中材料的延展性20-22
- 第四章 作品的精神意味22-24
- 第五章 结束语24-25
- 附录:参考阅读文献25-26
- 感言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品昌 ,西逸;陶艺特质论[J];文艺研究;199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形体、材质、意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1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