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持剑石人像雕塑形式的研究》—几个关于雕塑问题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乾陵持剑石人像雕塑形式的研究》—几个关于雕塑问题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对唐代乾陵神道持剑石人像(又名直阁将军像或者翁仲像)的实地考察,进行对持剑石人像雕塑形式的基本问题的研究,并结合作者平时学习工作中的雕塑实践,对几个关于雕塑基本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和阐述。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首先,作者简单阐述了中国古代帝陵石刻的发展脉络、唐代帝陵的发展基本情况、乾陵石刻的基本情况这几个基本问题,说明了乾陵持剑石人像是中国帝王陵墓人物石刻的范例这一逻辑关系。其次,作者对乾陵持剑石人像的现状以及基本造型特征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最后,作者通过对乾陵持剑人物像的研究,对几个关于雕塑的基本问题以及东西方雕塑发展的不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关键词】:中国帝工陵墓石刻 乾陵持剑石人像 建筑感 外剪影 雕塑的“形” 解剖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305
【目录】:
- 本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一、中国陵墓雕塑的发展以及乾陵雕塑的基本特征7-11
- (一)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发展脉络7-8
- (二) 唐代帝王陵墓的发展状况简述8-9
- (三) 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雕塑的代表9-11
- (四) 乾陵神道持剑石人像雕塑是乾陵雕塑的代表11
- 二、乾陵持剑石人像雕塑的现状及造像特征11-16
- (一) 乾陵持剑石人像雕塑的现状及保存状况11-13
- (二) 乾陵持剑石人像的基本造像特征13-16
- 三、由乾陵持剑石人像雕塑所想到的几个关于雕塑的问题16-22
- (一) 建筑感16-17
- (二) 外剪影17-20
- (三) 中国古代雕塑大师对“形”的理解20-21
- (四) 解剖21-22
- 四、结语:雕塑不应该死去22-23
- 参考文献23-24
- 附录图表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布衣;乾陵,到底挖还是不挖?[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16期
2 云琴;乾陵地宫都有啥?[J];陕西审计;2004年04期
3 ;陕西咸阳市出台《唐乾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10期
4 ;乾陵,,“藏宝之地”呼唤宁静[J];纪实;2008年10期
5 樊英峰;乾陵历史地理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03期
6 ;乾陵航拍片及全景[J];文博;2005年04期
7 叶俊;;屡打乾陵主意为哪般?[J];艺术市场;2006年09期
8 孟西安;;发掘乾陵,敏感而慎重的话题[J];人民文摘;2012年07期
9 王齐秀;细说乾陵(一)[J];丝绸之路;1996年02期
10 张敏;2008年我们发掘乾陵?![J];新西部;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建军;移动乾陵界碑 依法追究刑责[N];西安日报;2008年
2 记者 原建军 实习生 刘群;乾陵将进行大规模勘探[N];西安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唐逸;陕西乾陵惊现神秘怪圈[N];北京科技报;2007年
4 任丽;乾陵深度包装盛唐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6年
5 韩俊清;“藏宝500吨”不实“发掘乾陵”有误[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特约通讯员 庞博;国内专家共商乾陵发展大计[N];中国文物报;2007年
7 梁子 (作者为乾陵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尽快立法保护乾陵区农民搬迁[N];各界导报;2007年
8 邹东涛 (作者系中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从乾陵开挖到“捆绑申遗”和“捆绑发展”[N];各界导报;2007年
9 刘琼;乾陵,“藏宝之地”呼唤宁静[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原建军;乾陵暂不发掘[N];西安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飞;《乾陵持剑石人像雕塑形式的研究》—几个关于雕塑问题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2 彭鑫;论唐代乾陵狮子雕刻的装饰艺术特色[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乾陵持剑石人像雕塑形式的研究》—几个关于雕塑问题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1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