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20:04

  本文关键词: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藏独特的地理位置、宗教环境、自然环境以及民风民俗,造就并传承着悠久的藏族传统历史文化。建筑作为文化发展的一种物质载体,它的装饰艺术也成为文化长期积累发展和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寺院殿堂建筑作为西藏建筑体系的精华部分,其装饰艺术饱含了西藏独特区域文化影响下的宗教文化艺术和建筑文化艺术。殿门作为寺院殿堂建筑的“脸面”,集中向人们展示了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独特的审美特征,反映了西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是西藏传统文化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作为寺院建筑装饰的精华,所遗留下来多的是艺人对于制作经验的积累,并没有太多的可用于研究的文字资料。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整理的方法,对西藏寺院木雕装饰艺术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文章首先以西藏独特的地域特点、人文环境和独特手工技艺等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发展的背景为前提,使人们在对西藏独特风俗文化和自然环境了解的同时,解读出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在寺院建筑中的地位。第二章结合佛教在西藏发展的进程——佛教“前弘期”、佛教“后弘期”以及格鲁派的发展三个阶段,揭示出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的演变历程。第三章通过对寺院殿门木雕的结构、装饰手法、装饰题材的介绍,对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进行了深入剖析。第四章对西藏寺院殿门木雕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西藏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将门饰艺术中所传递出的美学特征和民俗、宗教情怀展示出来。最后介绍了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的保护现状、传承和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发展前景。门是建筑的脸面,西藏寺院殿门木雕的装饰手法及题材,在雕刻艺人技艺的完美展现下显得美观而又多姿,本文力求对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及其所蕴含的审美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并且将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与西藏绘画艺术进行比较,着重阐述了西藏绘画对寺院殿门木雕装饰的影响,进而揭示出其独特的装饰艺术特点。西藏,这片佛教盛行的土地上保存着大量制作精美的殿门木雕作品,它们的装饰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寺院传统木雕殿门装饰艺术被广泛的运用在民居和公共场所中。对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的研究,能够深入地揭示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所取得的成就,除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外,也有助于对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的保护,进而促进这门装饰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藏寺院 殿门木雕 装饰艺术 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1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3
  • 第一章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的起源和发展13-21
  • 1.1 藏式门的起源13-14
  • 1.2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产生的背景14-19
  • 1.2.1 西藏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4-15
  • 1.2.2 西藏悠久的历史和宗教文化15-17
  • 1.2.3 精湛的手工技艺17-19
  • 1.2.4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19
  • 1.3 本章小结19-21
  • 第二章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的演变历程21-42
  • 2.1 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21-29
  • 2.1.1 藏传佛教前弘期佛教概况21-24
  • 2.1.2 藏传佛教前弘期殿门木雕装饰艺术24-29
  • 2.2 藏传佛教后弘期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29-38
  • 2.2.1 分裂割据时期西藏寺院木雕殿门装饰艺术31-33
  • 2.2.2 萨迦王朝、帕竹王朝时期西藏寺院内殿门木雕装饰艺术33-38
  • 2.3 甘丹颇章时期西藏寺院木雕殿门装饰艺术38-41
  • 2.3.1 格鲁派的兴起以及达赖喇嘛统治制度的形成38-39
  • 2.3.2 甘丹颇章时期的木雕殿门装饰39-41
  • 2.4 本章小结41-42
  • 第三章 西藏寺院木雕殿门的装饰艺术42-57
  • 3.1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的主要装饰手法42-45
  • 3.1.1 雕刻42-43
  • 3.1.2 彩绘43-44
  • 3.1.3 材质与技艺的完美结合44-45
  • 3.2 西藏寺院木雕殿门的主要装饰题材45-51
  • 3.2.1 佛传故事45-46
  • 3.2.2 宗教象征符号46
  • 3.2.3 人物46-47
  • 3.2.4 动物47-49
  • 3.2.5 植物49-50
  • 3.2.6 几何图案50
  • 3.2.7 文字题材50-51
  • 3.3 西藏寺院中的殿门木雕51-55
  • 3.3.1 西藏寺院殿门的主要结构51-53
  • 3.3.2 寺院殿门木雕的装饰部位分析53-55
  • 3.4 本章小结55-57
  • 第四章 西藏寺院木雕殿门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57-64
  • 4.1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的审美特征57-58
  • 4.1.1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造型中的审美特征57
  • 4.1.2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材质中的审美特征57-58
  • 4.1.3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雕刻内容的审美特征58
  • 4.2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的文化内涵58-60
  • 4.2.1 藏传佛教思想为主导的文化内涵59
  • 4.2.2 图案象征中的文化寓意59-60
  • 4.3 藏族绘画造型艺术影响下的殿门木雕装饰60-62
  • 4.3.1 藏族绘画造型艺术60-61
  • 4.3.2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造型艺术61
  • 4.3.3 藏族绘画与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造型上的比较61-62
  • 4.4 本章小结62-64
  • 第五章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64-67
  • 5.1 西藏寺院木雕殿门装饰艺术的价值64
  • 5.2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的保护64-65
  • 5.2.1 修复和保护中存在的误区64
  • 5.2.2 传统雕刻工艺及保护人才的缺失64-65
  • 5.2.3 各方面隐患致使保护难度加大65
  • 5.3 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的传承65
  • 5.3.1 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65
  • 5.3.2 拥有传统技艺的新时代木雕艺人的培养65
  • 5.4 西藏寺院木雕殿门装饰艺术的发展65-66
  • 5.5 本章小结66-67
  •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福良;叹乎其神 神乎其艺——文革时期上海白木雕探微[J];上海工艺美术;2000年01期

2 江晓 ,佘向群;木雕创作随想[J];雕塑;2000年03期

3 王伟建;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浅谈木雕教学[J];艺术交流;2000年04期

4 王笃清;;论木雕与佛教的渊源关系[J];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01期

5 袁承志;原生的本能 现代的范式——论非洲木雕艺术[J];雕塑;2001年S1期

6 丁静;民间木雕之美[J];东南文化;2002年10期

7 赵苹;非洲木雕[J];西亚非洲;2003年05期

8 李小强;大足高峰寺的木雕艺术[J];文史杂志;2005年02期

9 陈培一;中国木雕艺术的领军人物——陆光正[J];雕塑;2005年02期

10 吴筱荣;;感述木雕艺术教育[J];装饰;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进华;;剑川木雕格子门装饰图案审美——以朱柳村为例[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2 王仲奋;;东阳木雕与宫殿装饰[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心希 魏定榔;全面论述福建木雕艺术的开拓之作[N];文艺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晓光;雕古雕今 嵩山木雕技纳南北 刻精刻细 传世工艺今有传承[N];郑州日报;2006年

3 本刊记者 王贵国 江中平;天津木雕王[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4 记者 李天池;群力新区中国木雕艺术展览馆设计完成[N];黑龙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黄璐聪;象园木雕渐走渐远[N];福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朱秀敏;首届漳台根木雕艺术精品展开幕[N];闽南日报;2010年

7 朱超;中国木雕艺术馆采用三维异型设计[N];中国建设报;2010年

8 记者 李天池;木雕艺术馆年内主体完工[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陈葆仙 仲平;让木雕技艺以文化符号走向世界[N];天水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李宗长;“三义木雕”化朽木为神奇[N];新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拥军;广式木雕艺术及其在建筑和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斌;福建莆田木雕产业的振兴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罗子婷;徽州木雕的文化意蕴与文化特征[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3 迟翔;台湾木雕造型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杜文超;传统木雕文化艺术研究及其在室内设计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朱毅;论木雕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及装饰性[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顿春林;潮州木雕《二十四孝》造型语言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7 张旭;东阳木雕家具的新中式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8 肖洁妮;东阳与潮州两地近现代木雕花板对比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9 兰伟;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研究[D];西藏大学;2016年

10 孙丽莎;木雕“百子闹元宵”及明清徽州木雕兴盛原因初探[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西藏寺院殿门木雕装饰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30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e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