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山西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04:08

  本文关键词:山西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主要针对山西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进行研究,包括其外形、题材、手法等,同时对该地区砖石雕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在深刻认识到它的价值前提下进行保护与传承。研究方法主要为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调研,通过对当地砖石雕刻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出其艺术特色,从而达到对晋城地区砖石雕刻艺术的研究目的。 论文开始部分对晋城的砖石雕刻产生的因素包括地理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等级形制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概括,同时对晋城传统民居的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包括建筑的类型、结构材料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了其砖石雕刻的产生进而形成了具有晋城当地特色的砖石雕刻的风格。其次对晋城砖石雕刻的类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建筑各部分的构件,分为基座部分、墙身部分和屋顶部分,各部分都有其独有的特征。为了了解晋城地区砖雕、石雕的文化内涵,重点以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居风格进行阐述,,进而分析和总结其艺术特色。建筑是封建社会中等级观念的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布局还是装饰风格,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同样从雕刻内容、题材和手法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思想,以及对吉祥的追求、祈求神灵的保护、对功名利禄的向往等,这些与封建社会传统的文化观念是分不开的。 本文通过对晋城民居砖石雕刻艺术的研究,得出砖石雕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与审美价值。对于年代较为久远的砖雕与石雕艺术品存在严重的破坏与风化现象,我们必须有效的加以保护,将传统建筑砖石构件中的雕刻文化传承下去。本文对砖石雕刻的保护、传承与借鉴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对日后设计领域包括建筑内外空间、景观设计都有较大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达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民居 传统文化 建筑装饰 砖石雕刻 纹样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14.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8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8-9
  • 1.3 课题研究的状况9-10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0
  • 1.4.1 主要内容10
  • 1.4.2 研究方法10
  • 1.5 组织结构10-12
  • 第二章 晋城民居中砖石雕刻的产生与分类12-36
  • 2.1 晋城民居中砖石雕刻的产生12-20
  • 2.1.1 晋城的社会文化背景12-18
  • 2.1.2 晋城传统民居的形式18-20
  • 2.2 晋城民居中砖石雕刻的分类20-35
  • 2.2.1 雕刻部分的分类20-32
  • 2.2.2 雕刻材料的分类32-34
  • 2.2.3 雕刻工艺的分类34-35
  • 2.3 小结35-36
  • 第三章 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文化与艺术特色36-64
  • 3.1 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文化的来源36-53
  • 3.1.1 砖石雕刻来源于民居文化36-48
  • 3.1.2 砖石雕刻来源于民间习俗48-52
  • 3.1.3 砖石雕刻来源于文人墨客52-53
  • 3.2 晋城民居中砖石雕刻的艺术特色53-63
  • 3.2.1 晋城民居砖石雕刻与江南砖石雕刻的对比53-59
  • 3.2.2 晋城民居砖石雕刻与晋商大院砖石雕刻的对比59-63
  • 3.3 小结63-64
  • 第四章 晋城民居砖石雕刻的保护与传承64-78
  • 4.1 晋城民居砖石雕刻的价值64-65
  • 4.2 晋城民居砖石雕刻的保护65-68
  • 4.3 传统砖石雕刻的传承与借鉴68-76
  • 4.3.1 砖石雕刻艺术在现代建筑内外空间设计中的应用68-72
  • 4.3.2 砖石雕刻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72-76
  • 4.4 小结76-78
  • 第五章 结论78-80
  • 致谢80-82
  • 参考文献82-84
  •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84-86
  • 附录 图表目录86-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建伟;;简论晋东南传统民居的形成[J];山西建筑;2011年11期

2 杨豪中;卢渊;;米脂传统石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保护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山西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34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c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