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11:18
本文关键词: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泥塑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人类漫长的艺术发展中,泥塑也有着重要的位置。泥塑在历代工匠们手中经历百年发展历程,留下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佳作。无论是在荒漠中石窟塑像还是寺院庙宇小型彩塑,再到各种形形色色小型泥俑,它们都让人有视觉的享受,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都充分的展示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独特审美情趣。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秀山泥人李艺术泥塑的渊源与发展历程。追溯到清朝末年时期泥人李第一代传人李茂功到现代时期家传的第三代传人李秀山,柘城李秀山泥塑又成为“秀山泥人李”,在河南省柘城县传承已经有110余年历史,现已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与文化特色,每个地区的泥塑题材,泥塑造型和色彩都有着共同与不同的地方。第二章在对秀山泥人李泥塑造型特征分析的过程中将它与其他的泥塑流派和特色做比较分析,从陕西的凤翔泥塑、天津的泥人张泥塑、苏州的惠山泥塑这三地的泥塑艺术为主要对比对象,从题材、造型与色彩上分析与总结。第三章从泥塑的原始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与生活文化系统总结了秀山泥人李泥塑的艺术文化底蕴。在最后一章里分析了秀山泥人李泥塑的价值和保护,从教化性与审美性分析他的泥塑艺术价值,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价值的审美性从实践性、目的性、情感性、传统性这四个小方面探讨总结。结语简单的论述了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的价值,对泥塑发展做了简单的概括,并呼吁人们对秀山泥人李这种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本文以秀山泥人李泥塑的艺术特色与其他流派的对比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对泥人李的专访进行系统的梳理挖掘其艺术特征,丰富和加强读者的理解。再针对其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得出它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并呼吁人们对秀山泥人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重视与保护。本文希望通过对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浅显的研究,为家乡及艺术研究作出贡献。
【关键词】:秀山泥人李 泥塑 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314.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2
- 一、秀山泥人李泥塑的渊源与发展12-18
- (一) 秀山泥人李泥塑的渊源12-13
- (二) 秀山泥人李泥塑的发展13-18
- 二、秀山泥人李泥塑的艺术特色18-24
- (一) 题材民俗生活化18-20
- (二) 造型生动而夸张20-21
- (三) 色彩传统而艳丽21-24
- 三、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与其他流派对比研究24-32
- (一) 与其他流派泥塑艺术在题材上的异同25-28
- (二) 与其他流派泥塑艺术在造型上的异同28-29
- (三) 与其他流派泥塑艺术在色彩上的异同29-32
- 四、秀山泥人李泥塑的艺术文化底蕴32-36
- (一) 原始美术的造型形态32-33
- (二)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信仰33
- (三) 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33-34
- (四) 现实生活的外在景象34-36
- 五、秀山泥人李泥塑的价值与保护36-40
- (一) 秀山泥人李泥塑的艺术价值36-39
- (二) 秀山泥人李泥塑的保护3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43-46
- 后记46-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詹秦川;贺鹏;;从凤翔泥塑看视觉艺术风格的地域传承[J];电影评介;2009年18期
2 李林悦;;试述档案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J];科技档案;2008年02期
3 胡胜;中国刺绣:永远鲜活的女性艺术[J];齐鲁艺苑;2004年03期
4 金道行;论艺术夸张[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5 李慧民;;凤翔泥塑的艺术特色[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尹慧青;;惠山泥人艺术的文化传播与审美特点[J];艺术界;2007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3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