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河北唐山玉田泥塑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13:16

  本文关键词:河北唐山玉田泥塑传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泥塑是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一类,玉田泥塑仅是我国泥塑的一个分支。玉田泥塑是由民间艺人创造并传承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题材选取广泛,服务民众,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载体。玉田泥塑有100余年的历史,,是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100余年来泥塑艺人通过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等传承模式,不仅很好地传承了玉田泥塑的制作技艺,也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了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在技艺传承的过程中,玉田泥塑随着社会变迁做出了相应地调适与创新,有所变异的传承,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泥塑类型。 本文结构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交代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第二章以玉田县戴家屯村和西高丘村为主要的调查点,从影响玉田泥塑产生与传承的主要因素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自然环境,总结产生的类型与艺术特征。第三章对玉田泥塑的传承主体——传承人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传承人谱系区分传承人与代表性传承人,分析玉田泥塑传承人的现状与他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第四章分析玉田泥塑传承的精髓——技艺传承,记述玉田泥塑的原料与制作工具、基本制作工艺,分析传承技艺的功能性、技巧性、劳动性与生产性等技艺特性。第五章通过对传承历史、传承人和传承技艺的分析,总结出玉田泥塑的传承特点。结语部分是对文章内容的总体概括,总结玉田泥塑传承的历史与现状,结合传承特点反思玉田泥塑虽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但是它仍然面临着消逝的危机。
【关键词】:玉田泥塑 传承 技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14.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4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8-9
  • 1.2 研究综述9-12
  •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12-14
  • 1.3.1 研究方法12
  • 1.3.2 资料来源12-14
  • 2 玉田泥塑的历史演变14-26
  • 2.1 玉田泥塑的生成环境14-17
  • 2.1.1 地理环境14-16
  • 2.1.2 人文环境16-17
  • 2.2 玉田泥塑的历史沿革17-18
  • 2.3 玉田泥塑的主要类型18-23
  • 2.3.1 玉田泥塑的传统类型18-21
  • 2.3.2 玉田泥塑的衍生类型21-23
  • 2.4 玉田泥塑的基本特征23-26
  • 3 玉田泥塑的传承人研究26-40
  • 3.1 玉田泥塑的传承人类型26-31
  • 3.1.1 传承人与代表性传承人概念界定26-27
  • 3.1.2 玉田泥塑的传承人与代表性传承人27-31
  • 3.2 玉田泥塑的传承模式31-34
  • 3.3 玉田泥塑的传承媒介34-36
  • 3.4 玉田泥塑传承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36-40
  • 4 玉田泥塑的技艺传承40-48
  • 4.1 玉田泥塑的原料和制作工具40-42
  • 4.2 玉田泥塑的制作工艺42-47
  • 4.3 玉田泥塑传承技艺的特性47-48
  • 5 玉田泥塑传承的特点48-54
  • 5.1 传承的变异性48-51
  • 5.1.1 传承人的变异48-49
  • 5.1.2 传承模式的变异49-50
  • 5.1.3 功能与市场的变异50-51
  • 5.2 传承的兼容性与连续性51-54
  • 5.2.1 传承的兼容性51-52
  • 5.2.2 传承的连续性52-54
  • 结语54-56
  • 致谢56-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 A60-68
  • 附录 B68-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章峰;形神兼备 风采依然──北魏永宁寺泥塑作品赏析[J];中原文物;2000年04期

2 红枫;;源于大地的文明——中国民间泥塑艺术欣赏[J];语文世界(初中版);2007年Z1期

3 诸昌;;跟孩子玩泥塑[J];老同志之友;2010年08期

4 力群;民间艺人殷天明[J];美术;1950年03期

5 郭炎君;传家宝[J];中文自修;2005年11期

6 王海霞;王海燕;;从地上变出的宝贝——泥塑[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07年05期

7 昊锦;侯贺良;;泥塑[J];走向世界;2009年16期

8 筱孔;;玉田民间泥塑[J];乡音;1996年04期

9 _5景祜;我P四代的理想[嫦至薣J];美术;1954年09期

10 冯世怀;泥塑佛像的材料配制及抓塑装色技术[J];古建园林技术;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芳利;;民间“泥塑”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万俐;;紫金庵泥塑保护修复材料选择的探讨[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罗玉珍;;《游仙窟》与炳灵寺石窟[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姚书文;;吐鲁番出土雕塑的修复与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同衡;;立体漫画 ——张希和的泥陶作品[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6 金维诺;;龟兹艺术的创造性成就[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7 林福春;;兰地清水祖师之殿宇艺匠[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8 严明;;福州民间工艺美术[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9 邓树元;;红泥塑中温发酵沼气池的管护[A];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广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彩绘泥塑文物的修复与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更生;泥塑[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段孝和;情注黄土泥有魂[N];平顶山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杨蕾 实习记者 汪慧君 实习生 吴映玲 唐晓敏;让泥塑从作坊走向市场[N];潮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吕继东;苏帮泥塑绝境中“突围”[N];苏州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杜朋举邋通讯员 李广恒;“泥耍货”也能挣大钱[N];陕西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李予阳;展现彩绘泥塑的风采[N];经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耿伟;让中国泥塑在深圳枝繁叶茂[N];深圳特区报;2006年

8 记者 孔博;“大吴泥塑”面临传承危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通讯员 李凤之 实习生 李庆贤 记者 杨怀周;王宗省:泥塑“福娃”庆奥运[N];连云港日报;2008年

10 如 锦;泥塑喜轿喜洋洋[N];中国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幼云;时代语境与艺术的接受[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2 魏文斌;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黄绍文;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娟;河北唐山玉田泥塑传承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鑫;岳云生泥塑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袁立霞;中国北方佛教泥塑的制作工艺[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杨书静;幼师美术教育中泥塑教学的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玉海;宁夏隆德杨氏泥塑传承与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尚铭;河南传统泥塑在现代环境下的创新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朱小娟;从凤翔“泥塑虎”领悟民间艺术的语言特征[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8 崔师瑜;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董娟;民间美术元素对中国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10 周海苏;心法的探索[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河北唐山玉田泥塑传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438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0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