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雅化努力——以甘肃刻葫芦为例
发布时间:2017-07-08 04:18
本文关键词:民间艺术的雅化努力——以甘肃刻葫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肃刻葫芦 雅与俗
【摘要】:俗文化与雅文化、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借鉴的情况比较常见,其在艺术领域中的表现也比较突出。本文即以甘肃刻葫芦为例,对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文人、画家等的主动参与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进行梳理,并讨论其在非遗保护这一新的时代课题下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而揭示这一民间美术形式与传统书画艺术的关系及民间美术的雅化努力。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肃刻葫芦 雅与俗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葫芦在我国自古以来即受人喜爱,一方面因其有很强的实用性:嫩时可食用,老时可制为水瓢、储物器等;另一方面则因其具有的吉祥象征寓意:葫芦多籽,其发音又与福禄相近,故而被赋予了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在民间生活及民间美术中,葫芦的使用及其图案形象十分常见。葫芦制成器物,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金钰;兰州刻葫芦艺术及其传人[J];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01期
2 连笑;兰州有个“葫芦陈”[J];丝绸之路;1999年04期
3 燕开济;难得葫芦——聊城葫芦采风记[J];中华手工;2005年01期
4 张婧霞;;浅析兰州刻葫芦艺术[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5 李梦;;浅谈兰州刻葫芦艺术[J];大众文艺;2012年10期
6 高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J];中华手工;2012年10期
7 黄金钰;;兰州刻葫芦艺术及其传人[J];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01期
8 周晶;;浅谈兰州刻葫芦的发展及艺术特征[J];丝绸之路;2009年08期
9 联升;;兰州妙艺“刻葫芦”[J];中国经济信息;2000年17期
10 韩玉;;兰州葫芦雕刻艺术[J];大众文艺;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联升;兰州妙艺“刻葫芦”[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白天娥;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品———刻葫芦与卵石雕[N];兰州日报;2005年
3 记者 杨晟途;葫芦堆里长大的工艺大师[N];兰州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薇;浑朴圆润之间方显蔚为大观[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533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3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