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涿鹿之战》谈起
本文关键词:从《涿鹿之战》谈起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创作 壁画创作 公共艺术 作品 艺术家 毕业创作 研究生 责任感 创作思路 创作过程
【摘要】:正《涿鹿之战》是我在2008年作为研究生毕业创作完成的,包括一幅纸上素描作品和一件浮雕作品。涿鹿之战是一场通常叫人半知半解但又极为著名且意义重大的远古战争,因其时代背景过于遥远,包括古汉字研究在内的考古成果不足和口耳相传所致的信息偏差,一向被归为史前神话。一个民族,研究历史就是认知自我,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根基,既是"立身之资本"又是"发展
【作者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关键词】: 艺术创作 壁画创作 公共艺术 作品 艺术家 毕业创作 研究生 责任感 创作思路 创作过程
【分类号】:J205;J305
【正文快照】: 《琢鹿之战》是我在2008年作为研究生毕业创作完成的,包括一幅纸上素描作品和一件浮雕作品。琢鹿之战是一场通常叫人半知半解但又极为著名且意义重大的远古战争,因其时代背景过于遥远,包括古汉字研究在内的考古成果不足和口耳相传所致的信息偏差,,一向被归为史前神话。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振华;社会学的转向——公共艺术时代的艺术家[J];雕塑;2003年03期
2 蓝蕾;;由费城壁画说起[J];画刊;2010年01期
3 西美正;谭云先生访谈[J];文史杂志;1999年03期
4 居宇涛;浅谈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观察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5年11期
5 叶春辉;;越界[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王长兴;;从《涿鹿之战》谈起[J];美术;2009年10期
7 王爱君;邵亮;;探索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家王爱君访谈[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孙振华;;谈长白山国际公共艺术创作营[J];雕塑;2007年04期
9 熊瑛子;;公共艺术用材思考[J];美术界;2008年01期
10 冯博一;;寻拾“七零八落”的碎片——关于年轻一代艺术创作的新状态[J];中国艺术;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昭炎;;艺术和艺术家的“头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2 徐帆;;艺术创作要认真和严谨[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3 吕承;;废弃纸材在艺术创作中的潜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卫戈;;都市艺术:当代都市的文化记忆[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于洋;;重视表演艺术创作的学术研究[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6 粟丹倪;;先予尊重而后的再造——浅议数字时代的纯艺术与数字化艺术[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武明中;;告别“油画民族化”大演练[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贺;;谦谦艺术——隐藏于稻田景观中的艺术[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黄明;;艺术的想象与想象的艺术——论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的创作[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尔宾;;中国画个性化创作的再认识[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增炎;艺术创作中“度”的问题[N];文艺报;2005年
2 余丁;公共艺术的新模式[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张楠;公共艺术要“多数优先”[N];工人日报;2000年
4 王蓉蓉;艺术创作与社会和谐[N];北京商报;2007年
5 朱小钧;公共艺术进驻长白山[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张春莉;公共艺术应受到尊重和保护[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洪巧俊;他执着于体育艺术创作[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美周;公共艺术不要特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张坚;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N];美术报;2000年
10 张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N];美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5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顾黎明;线论[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李仲如;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9 王燕飞;进入主流[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10 吕洪灵;情感与理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筠;场所·主题与整体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向颖;对立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刘哲一;丙烯壁画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4 郭晓颖;公共艺术视角下艺术与大众的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与运用[D];重庆大学;2010年
6 房婷婷;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艺术中的互动形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潇潇;中西方狮形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宿志鹏;日常品在中西公共艺术中应用的比较[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熊若蘅;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10 石t;“游戏”的乐趣[D];江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33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3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