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云岗石窟造型艺术形式美的再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19 06:10
本文关键词:对云岗石窟造型艺术形式美的再探讨
【摘要】:2008年5月我跟随导师前往云岗石窟去进行艺术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中国有如此深厚的传统艺术,我深感自豪,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传统艺术的探寻热情。 云岗石窟是北魏统一北中国后,在河西地区以外开凿的最早的一处石窟艺术,也就是佛教从河西东传平城,在更为繁荣的时代开凿出来的。它是佛教石刻造像艺术唐代以前的代表作。因而一开始,无论性质、题材、语言风格都代表了佛教艺术民族形式的转变过程。云岗石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它现存洞窟53个,1000多个佛龛,石雕造像5.1万余尊。佛像最高者17米,最小的仅2厘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2001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云岗石窟是一座石窟艺术的宝库,集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印度文化为一体,是举世公认的人类历史文化瑰宝和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结晶。同时,它也是中国佛教雕刻艺术在创造上最雄伟、在题材上最复杂的一处。’正如文献所记:“雕饰雄伟,冠于一世,真容巨状,法世所希”。①“龛别异状,骇动人神。”②是全国其他各石窟所不能比拟的。云岗石窟今天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因为人们可以从这批造型艺术中,见出当时社会各阶级的风俗习尚,为研究北魏时期的社会形态提供了文献上所没有的可视实证。同时,云岗石窟艺术所承载的北方游牧民族、民间艺术的样式、风格和文化内涵也是十分突出的。今天,云岗石窟不仅为我们研究传统的石刻艺术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可能性。而且它对当代艺术创作形式与思维的启迪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云岗石窟的实地考察,采用比较、分析、联系、由个别到整体,由实践到理论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全文分为四章,以理论研究为主是第一章,主要阐述云岗石窟的时代背景、发展概括及云岗石窟造型语言的历史分期等相关理论的研究。第二、三章以研究云岗石窟的造型语言为线索,对云岗石窟造型艺术的形式美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第四章,笔者通过对云岗石窟造型艺术语言的研究,结合笔者的艺术创作实践,重点谈笔者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一点感想。最后一部分为结语部分。 云岗石窟,为我们留下宝贵历史资料的同时,又给当代的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精彩的学习与参考案例。因此,研究它的这些特点及造型风格,成为我撰写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石窟艺术 造型语言 民族特征 艺术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30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1 绪论9-13
- 1.1 研究概述9-11
- 1.1.1 研究背景9-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研究方法11
- 1.2.1 文献查阅11
- 1.2.2 比较研究11
- 1.2.3 实例研究11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11-12
- 1.4 论文结构12-13
- 2 云岗石窟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及发展概况13-18
- 2.1 云岗石窟产生的文化背景13-14
- 2.1.1 云岗石窟的地缘文化环境13
- 2.1.2 云岗石窟的历史文化环境13-14
- 2.2 云岗石窟的发展概况及历史分期14-18
- 2.2.1 云岗石窟的发展概况14-15
- 2.2.2 云岗石窟的发展的历史分期15-18
- 3 云岗石窟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18-26
- 3.1 云岗石窟不同时期的审美特征18-23
- 3.1.1 早期的素朴之美18-19
- 3.1.2 中期的华贵之美19-21
- 3.1.3 晚期的淡雅之美21-23
- 3.2 云岗石窟艺术本土化的审美特征23-26
- 3.2.1 佛教艺术的本土化23-25
- 3.2.2 云岗石窟造型艺术的本土化根基25-26
- 4 云岗石窟造型艺术语言的研究价值26-28
- 4.1 研究云岗石窟造型语言的艺术价值26-27
- 4.2 研究云岗石窟造型语言的现实价值27-28
- 5 云岗石窟造型艺术语言对我个人艺术创作的启示28-36
- 5.1 对民族艺术在艺术创作中重要地位的认识28-30
- 5.1.1 只有民族的,才是自己的28
- 5.1.2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8-30
- 5.2 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来谈艺术的审美30-36
- 5.2.1 构图上的启示30-31
- 5.2.2 色彩的借鉴31-34
- 5.2.3 造型上的启示34-36
- 6 结语36-38
- 参考文献38-39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39-40
- 致谢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秀中;云南纪行(四)剑川——石窟艺术里的古代插花[J];中国花卉园艺;2003年01期
2 邓之金;;简述镌造大足石窟的工匠师[J];文博;1993年03期
3 许乐江;;须弥三章[J];散文;1995年06期
4 苏金成;中国佛教美术及其近现代考古研究述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龙红;王玲娟;;论中国石窟艺术的设计意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燕子岗;;风光武侠片《云岗游侠》[J];电影评介;1984年10期
7 张磊;;兼收并蓄的佛国瑰宝——龟兹石窟艺术[J];上海艺术家;2007年02期
8 王婉丽;;北魏石窟艺术的奇葩——万佛堂石窟建凿起因与艺术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李娜;汪e,
本文编号:561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6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