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雕塑艺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罗丹雕塑艺术研究
【摘要】:雕塑大师罗丹打破了传统雕塑领域所崇尚的形式、内容、材质与雕塑理念,将雕塑领域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从而建立起了现实主义的雕塑创作之法。罗丹独特的探索性与拓展性推动了当代雕塑艺术发展步伐,与此同时,罗丹本人也曾为了继米开朗基罗、菲狄阿斯之后的西方雕塑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高峰。
【作者单位】: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罗丹 雕塑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在雕塑历史上,罗丹的创新精神作用就好比是法国印象主义,直接推动和引发了一场空前的现代雕塑史革命。在他之后,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表现手法轮番在欧美雕塑领域上演,促使世界雕塑史呈现出崭新且富有极强时代感的世界多元化艺术格局的形成。对于罗丹在雕塑界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锐;;浅谈罗丹的艺术[J];群言;1993年06期
2 邢学超,郝晓芳;罗丹雕塑中的“情”与“理”[J];美与时代;2005年04期
3 朱尚熹;罗丹艺术——一场革命的诱发物[J];雕塑;1995年04期
4 杜义盛;;塑进青铜中的悲情故事[J];世界文化;2009年11期
5 冯骥才;;罗丹的私人化雕塑[J];书摘;2002年07期
6 周路;漫游箱根雕塑森林美术馆[J];美术;1997年01期
7 唐建;试析西方雕塑艺术的动感美[J];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12期
8 陈谷香;现代雕塑运动与亨利·摩尔[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张光平;100:5000——罗丹《思想者》来美院展出侧记[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张光平;100∶5000——罗丹《思想者》来美院展出侧记[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漓;易乐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刘鉴君;;平面雕塑与立体艺术[A];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立体图象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C];2009年
5 贺莲花;江碧波;;水与雕塑的结合设计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戴晓玲;戴晓莉;;艺术设计中可承载之“轻”——解析雕塑大师亚力山大·卡尔德Alexander Calde[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郝文杰;;石涛“一画”真义及其美学内涵研究[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8 高大伟;刘瑗;;颐和园砖雕艺术研究[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9 马_g;;绘画审美中的视觉形式——谈整体与简化[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10 曾军;;“思想者”的文化旅行及其意义——关于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一点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晋华;来看亨利·摩尔吧[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张小兰;亨利·摩尔怎么看[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武卫平;太原向垃圾城雕说“不”[N];发展导报;2004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张为真;5个方案入围 诚邀市民评选[N];深圳商报;2003年
5 ;农民雕塑进社区引发争议[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贾图壁;雕塑产业前景广阔[N];华夏时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于为民;塑造城市的灵魂[N];河南日报;2001年
8 ;中国城市雕塑与中国精神[N];文艺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肖红;尊重城市雕塑的艺术规律[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闫勤;索探:理解当代雕塑[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崔云伟;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倪建林;原始装饰艺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5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6 邹操;后现代主义艺术观[D];吉林大学;2008年
7 项江涛;大昭寺转经廊壁画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李夏;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10 凡建秋;藏传唐卡绘画风格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茜;罗丹雕塑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郑蕾;建筑与雕塑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3 梁刚;雕塑·建筑·景观[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4 王琪;谈人物雕塑的姿势[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5 王展;论西方现代雕塑多位空间的视觉表达方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6 骆韬颖;浅析当代艺术中雕塑与装置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3年
7 王慎;马背的负载——对中西方有关于马的纪念性雕塑艺术中马背上无人或有人问题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郑宣彪;论雕塑的空间[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谌扬;雕塑工作室的空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牟柏岩;模仿之“乐”[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574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57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