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论唐代雕塑中的女性美及其表现

发布时间:2017-08-09 09:39

  本文关键词:论唐代雕塑中的女性美及其表现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美 唐代雕塑 陶俑 人体美 菩萨


【摘要】: 中国古代女性形象雕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女性美的审美经历了一个从性生殖审美到赏观审美的历程。特别是在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大回旋之后出现了新的契机,女性的审美创造意识也因此而得到空前的释放。女性形象雕塑审美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概括唐代女性形象雕塑世俗化,民族化等特点,分析了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人体美、富贵美、健康美的审美取向,然后进一步着重探讨这一审美取向下的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的表现方法。
【关键词】:女性美 唐代雕塑 陶俑 人体美 菩萨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言6-7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6
  • 1.1.1 课题研究目的6
  • 1.1.2 课题研究意义6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6-7
  • 1.2.1 概念界定6
  • 1.2.2 研究方法6-7
  • 2 唐代女性形象雕塑特点7-13
  • 2.1 世俗化和民族化7-10
  • 2.1.1 女陶俑塑造—现实生活的再现8-9
  • 2.1.2 佛道女性形象塑造—世俗化、民族化9-10
  • 2.2 审美以贵族士大夫趣味为宗10
  • 2.3 内容丰富、题材广泛10-11
  • 2.4 功用性明显11-13
  • 3 唐代女性形象雕塑女性美审美取向13-19
  • 3.1 人体美——从遮蔽到暴露13-15
  • 3.2 富贵美——从简朴到奢华15-17
  • 3.3 健康美——从清秀到丰腴17-19
  • 4 唐代女性形象雕塑中女性美的表现19-27
  • 4.1 意象表现19-20
  • 4.2 线条语言的运用20-21
  • 4.3 色彩语言的运用21-22
  • 4.4 材质的选用及多种的雕塑技法22-24
  • 4.4.1 石或木胎泥塑技法23
  • 4.4.2 陶塑及其技法23-24
  • 4.5 面妆、发式的表现24-25
  • 4.6 肢体语言的表现25
  • 4.7 服饰的艺术表现25-27
  • 5 女性形象雕塑女性美表现与其它朝代比较27-29
  • 5.1 仕女陶俑27
  • 5.2 菩萨造像27-28
  • 5.3 飞天仙女28-29
  • 6 结论29-31
  • 致谢31-32
  • 参考文献3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路;;杂谷脑河下游羌族聚落选址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2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丁成际;;“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荀子“群己之辨”的价值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丁成际;;荀子礼之功能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李春娟;;形上审美与价值同构——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本体论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朱德军;“民本”思想与儒家“民主”精神的历史演进[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吴正茂;赵永伟;;法律儒家化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周建国;;忧生之嗟与自由之鸟[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王芳;粟向;;诗歌功用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张成;;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继刚;;佛山陶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滕瀚;孙超;;科学活动中意象的美感承载状态对问题创造性解决的作用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马赛;;后期墨家名实观初探[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南豪峰;;乡村病人的医治:神祗、社会资本与医学专家的共同参与[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何志国;;汉晋佛像研究综述及展望[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向佐群;;环境协同论与老庄哲学的解读与同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乌杰;;和谐社会与改革[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赵健;;孔子“天人”思想研究[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王治;空间表达与寓意[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硕;唐僧取经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天问;当代工笔花鸟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培良;现代城市中的景观雕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贾清宇;孟子引《书》论《书》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启;冰心散文创作的文化学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4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44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7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