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艺术内涵及其实现方式

发布时间:2017-08-11 00:01

  本文关键词: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艺术内涵及其实现方式


  更多相关文章: 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 艺术内涵 实现方式


【摘要】: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在整个泰山石刻群中无疑是一朵奇葩,它的存在不同于皇帝封禅、文人吟咏和歌功颂德,而是在山林之中独辟净地来承传佛家经典,,借山水形胜来弘扬佛法,所营造出的内在艺术内涵及与外在的宗教氛围有着天然的统一性,也就使得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成为进行文化、艺术、景观、旅游等方面研究的多栖载体。它所显现出的雍容大度是至刚至大的中正之美,而在山水景观视野下的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更加的浑厚静穆,宽博伟岸。这与其自身字体特征和规格形制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受到自然山水的润饰和点缀,由内而外所营造的是一种大气场,如此手笔的背后有着深层的历史象限性,所以刻经本身不单单是文本、书法、景观、艺术、文化,而是一种文化综合体,身临其境的人们不难感受到这是一种精神性的传播。
【关键词】: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 艺术内涵 实现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314.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11
  • 第一章 《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产生的背景11-18
  • 第一节、《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地理坐标11-13
  • 第二节、泰山石刻群中的《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13-14
  • 第三节、《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与弘扬佛法14-16
  • 第四节、《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调查报告16-18
  • 第二章 《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艺术内涵18-25
  • 第一节、《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文本解读18-19
  • 第二节、《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艺术美19-22
  • 第三节、文化视野下的《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22-25
  • 第三章 《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艺术美的实现方式25-35
  • 第一节、《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选址艺术25-29
  • 第二节、《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字体造型与环境景观的呼应29-31
  • 第三节、《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通篇布局与视觉传达31-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西冰;;当代新疆山水画发展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王峰;;瓦当的历史及艺术特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3 林泰然;;中小学的校园壁画与壁画教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郑敏惠;;史学品格和艺术品格的完美统一——《中国绘画通史》的美术史学价值[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谷莉;;中国坐具设计艺术探源[J];包装工程;2010年20期

6 范春晓;;当代工笔人物画线描语言新形式探析——以当代名家作品为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刘红伟;;通过《澄观图册》看蓝瑛的山水画风格[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3期

8 赖荣伟;;艺术创作奠基 社会实践建瓴——试论中国画与陶瓷艺术表达中的若干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9期

9 张静;;五代两宋时期花鸟画技法初探[J];成功(教育);2009年06期

10 彭志斌;;北宋李成山水画的风格及影响[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王伯敏;;历史的彩晕——敦煌石窟美术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回顾[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3 康华燕;;如何提高中国画精神内涵的初探[A];2015年04月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阮立;唐敦煌壁画女性形象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汪仕辉;唐代士族家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王海;宋明两代院体画的兴衰对现代工笔画复兴的启示[D];天津大学;2011年

10 张多强;《三希堂法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伟;广取博采,自成一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汉;汪捚与“怪以八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53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53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a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