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雕塑的意义——一种生存论的穿透性解读方式

发布时间:2017-08-12 22:21

  本文关键词:雕塑的意义——一种生存论的穿透性解读方式


  更多相关文章: 雕塑 艺术形式 比较 意义 生存论 穿透性 解读


【摘要】:一个文明的灵魂,是指其生命整体所展现的形态,一个文明的艺术现象,往往最真切地象征了其灵魂状态。雕塑艺术的先验形式及造型要素的逻辑变化,往往是一个文明的灵魂形态衍变轨迹的最有力印证之一;尽管这其中还要涉及音乐、宗教、建筑、绘画甚至数学、天文学等等。现代社会已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中外雕塑艺术的大量书籍与资料。但是由于现代信息社会使我们了解得太多,加之研究领域的广泛,而使得每一个具体的研究范畴成为相对独立的对象,这种专业化的过程在增加我们的艺术史各方面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它把理应统一并置的艺术图景进行了人为的分类与割裂。这便提出了比较的需求。比较之所以可行,是基于"人性一致的原则"。人类共同心理的相似活动可以说明为什么在这地球上许多彼此远离的地方和互不交往的人群当中,都会出"图腾崇拜"、"外婚制"和"斋戒"等信仰与制度。在这种"同一性"中的"特殊性",恰恰要在比较中才能厘清。在雕塑语言最深处闪烁着的是人类灵魂向往永恒的微茫之光。我们必须自我培养出一种整体性的思考方式和比较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对不同文明及艺术形式所隐含的人类生存本质规律,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而完成"我们生存的链环"。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
【关键词】雕塑 艺术形式 比较 意义 生存论 穿透性 解读
【基金】: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302
【正文快照】: 伟大诗人歌德曾意味深长地说过:“我们必须顺从永恒的、严峻的伟大的规律,完成我们生存的链环”。一个文明的灵魂,是指其生命整体所展现的形态,一个文明的艺术现象,往往最真切地象征了其灵魂状态。灵魂的奥秘,深不可测,而它生成后相互之间的巨大差异,更是令人困惑。也许文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素芬;;介词“into”的隐喻意义识解[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马丽娜;;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3 王泽;;浅谈考古学对美术研究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4 黎爱群;;《诗经》情歌与钦州情歌比较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王乾坤;;言、默之间——读吴康《书写沉默:鲁迅存在的意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9期

6 王倩;;秦汉雕塑与希腊雕塑写实手法异同探源[J];美术大观;2011年07期

7 门雪;;歌曲《红梅赞》的背景及演唱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8 高昱光;;大学生校园DV创作指导及其实践意义[J];信息通信;2011年03期

9 海子;;挣扎的意义[J];涉世之初;2008年11期

10 高尔聪;王盈盈;;乌托邦文学与反乌托邦文学渊源之比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嘉珑;;俄语颜色词意义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敏;孙宝忠;;我国犊牛肉产业发展优势与意义探析[A];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松年;周向阳;张太玲;杨小青;;试论学术交流的本质特点及其意义[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昀英;宇如聪;;AREM模拟云参数与卫星观测的比较研究[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张迎涛;;不动产登记机构设置研究[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刚;;浅谈高等院校实验室节能减排[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7 吴力科;;浅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远意义[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张顺宝;程文p<;李爱群;;TLD装置风振控制实用设计计算及比较[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9 李忠祥;;冶金行业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绩效影响评估分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权君宗;谢俊;;筒形阀控制方案的比较[A];2005川渝地区自动化与电控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耕;走近工程哲学[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邹诗鹏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生存论研究:我的“为己之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南方日报记者 郭珊 蒲荔子;以文化艺术形式传播广东形象[N];南方日报;2010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所有艺术形式皆有关联[N];深圳特区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郑梦超;名著动漫用新艺术形式展现传统文化[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6 记者 王宏伟;与多种艺术形式同台竞技是邮展创新之路[N];中国集邮报;2009年

7 张曙光;哲学生存论的彰显及其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

8 李文启;寻找精当的艺术形式[N];文艺报;2007年

9 姜延军 南京政治学院一系;关于“‘给力’事件”的生存论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徐继存;教育哲学是没有答案的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晓峰;音乐理解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庞立生;理性的生存论意蕴[D];吉林大学;2003年

4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张有奎;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7 崔霞;独龙语系属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9 吴国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柳忠卫;假释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峰;诠释中国当代新具象雕塑语言[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琛;《时时刻刻》的互文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熊晓东;大地上的歌唱者[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叶杰英;鲍照乐府诗美学特征发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永飞;汉语视角下的俄语空间前置词[D];浙江大学;2008年

6 鲍燕;新旧地区主义比较[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卢蓉;清代文人画与日本文人画之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文礼;“道法自然”与“以天性为师”[D];河南大学;2006年

9 陈璐一;日本遣唐使研究述论[D];郑州大学;2007年

10 姜斌;当代漆艺通用型材料的研析[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663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63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9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