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当代雕塑的“泛雕塑化”倾向

发布时间:2017-08-15 03:25

  本文关键词:当代雕塑的“泛雕塑化”倾向


  更多相关文章: 雕塑家 塑化 倾向 民族化 作品 当代 本土化 装置艺术 概念引入 开始


【摘要】:正自从西方雕塑的手法和概念引入中国后,国内雕塑家一直在进行本土化、民族化的探索。但当我们还在继续高喊雕塑民族化口号的同时,雕塑界内部已经开始悄悄异化和跨界。有些雕塑家开始把声光电引入雕塑中,合成立体的视像作品;有些雕塑作品则更像装置,雕塑家们开始将雕塑与装置进行结合,雕塑的边界开始模糊起来。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界定哪些人是
【关键词】雕塑家 塑化 倾向 民族化 作品 当代 本土化 装置艺术 概念引入 开始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自从西方雕塑的手法和概念引入中国后,国内雕塑家一直在进行本土化、民族化的探索。但当我们还在继续高喊雕塑民族化口号的同时.雕塑界内部已经开始悄悄异化和跨界。有些雕塑家开始把声光电引入雕塑中,,合成立体的视像作品;有些雕塑作品则更像装置,雕塑家们开始将雕塑与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本举办著名雕塑家南京大学吴为山教授作品展[J];艺术市场;2005年05期

2 范迪安;;吴为山雕塑的价值[J];艺术评论;2006年06期

3 安东尼·司顿斯;;吴为山教授的雕塑[J];民族艺术;2006年02期

4 本刊记者;;泛?雕塑?泛雕塑?——2007泛雕塑艺术展解疑[J];雕塑;2007年02期

5 李庄驰;;神与形的完美结合——浅谈中国唐、宋时期雕塑[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5期

6 华山;;“中国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成立侧记[J];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09期

7 倪仁;;著名雕塑家周轻鼎教授逝世[J];新美术;1985年01期

8 霍波洋;;七届美展雕塑作品观感[J];美苑;1989年04期

9 李文琏;心血铸就雕塑魂——记雕塑家叶如璋[J];美术;1996年06期

10 建林;“呻吟”的城市雕塑[J];东方艺术;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刘向娟;;观念性——中国当代雕塑现象研究[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余洋;;论宝顶石刻的场景处理和北山石刻的造像方法[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燮君;;艺术时空和学科时空——访问苏联、民主德国散记[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9 凌继尧;;“持矛者”的美学意义[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10 陈漓;易乐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磊;做“有意义”的雕塑[N];美术报;2008年

2 严长元;当代雕塑亮出“中国姿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蔡萌;艺术无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李中良 王东;增强文气 提高名气 繁荣商气[N];长春日报;2011年

5 黄园娟;中国雕塑不能丢掉“根”[N];洛阳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骆会欣;中国雕塑企业有了“娘家”[N];中国花卉报;2006年

7 记者 王宇;“百分之一文化计划”稳步推进[N];台州日报;2006年

8 记者 王晖邋实习生 王春丽;中国中青年雕塑家作品展在郑大开幕[N];河南日报;2008年

9 成笑容;中印间的畅想——雕塑家巴拉特[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田宏杰;让泥巴雕塑出恒久的生命[N];开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刘立彬;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孙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鹏;戈壁、黄河、母亲[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2 王明妍;女性主义艺术中起着先锋主导作用的女性主义雕塑[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曾华;试论反法西斯战争雕塑题材的主要艺术语言[D];重庆大学;2007年

4 王汀;大学校园雕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5 龚芸;关于雕塑的符号思考[D];重庆大学;2007年

6 肖长生;论中国古代雕塑的线条[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7 常洁;当代雕塑材料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邓小刚;解读中国雕塑的写意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席秀良;关于雕塑创作在材料选择方面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10 王毅;论雕塑的综合材料表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76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76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