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黄永玉木刻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22:20

  本文关键词:黄永玉木刻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黄永玉 木刻 木版水印 《春潮》


【摘要】:黄永玉是中国二十世纪重要的艺术家,也是版画艺术成功的推广者与践行者。他在1938年加入新兴木刻运动中由郑野夫、金逢孙领导的东南木刻协会,开始木刻创作。新中国建国后于1953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此后长期从事版画教学与木刻艺术实践。本文以他的木刻艺术为主线,,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内容。 第一章为黄永玉的木刻图式来源分析。从木刻所涉及的众多艺术面貌中,梳理出对其木刻样式有直接影响的形式因素:1.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漫画艺术。2.中国传统的画像石、画像砖艺术及剪纸等民间艺术。3.新兴木刻。4.速写。5.苏联木刻及木口木刻。6.传统木版水印。专题讨论这些艺术形式对其木刻图式形成所产生的作用。 第二章为黄永玉的木刻艺术探索分析。分为三小节:1.根据不同主题与内容运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基于对多种表现形式的认知,产生灵便运用表现手法的可能。2.将各种艺术形式作为元素来构建画面。为获得主观的形式诉求,各种艺术形式则作为元素进入画面。3.对木版水印的发展。黄永玉是建国后第一代以版画家身份运用传统木版水印技法践行的“创作木刻”画家之一。他对木版水印技法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为黄永玉的木刻艺术现实意义分析。分为二小节:1.对“文艺大众化”的践行。黄永玉积极运用木刻刻制大量的书籍插图。参与大众文化生活,让木刻成为响应“文艺大众化”口号的一种方式。2.使木刻具有时代性。为了使木刻艺术具有时代的生命力,他将在大众文化中逐渐兴起的两种元素吸收进入木刻创作,漫画因素与视觉因素。 结论部分,通过对黄永玉木刻艺术研究获得:形式探索中个性化的途径;精确、浪漫、唯美与自由表达;“小东西”的“大制作”;学院的“板”与黄永玉的“活”。这四方面认识。对今天版画的活态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黄永玉 木刻 木版水印 《春潮》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31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7
  • 绪论7-9
  • 第一章 :黄永玉的木刻图式来源9-35
  • 1.1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漫画艺术影响9-16
  • 1.2 中国传统的画像石、画像砖艺术及剪纸等民间艺术影响16-20
  • 1.3 新兴木刻影响20-22
  • 1.4 速写影响22-26
  • 1.5 苏联木刻及木口木刻影响26-29
  • 1.5.1 苏联木刻26-28
  • 1.5.2 木口木刻28-29
  • 1.6 传统木版水印影响29-35
  • 第二章 :黄永玉的木刻艺术探索35-54
  • 2.1 根究不同主题与内容运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35-38
  • 2.2 将各种艺术形式作为元素来构建画面38-47
  • 2.3 对木版水印的发展47-54
  • 第三章 :黄永玉的木刻艺术现实意义54-65
  • 3.1 对“文艺大众文化”的践行54-58
  • 3.2 使木刻具有时代性58-65
  • 3.2.1 漫画因素58-60
  • 3.2.2 视觉因素60-65
  • 结论65-67
  • 附:临刻黄永玉木版水印作品《阿诗玛像》(撒尼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插图)67-72
  • 致谢72-73
  • 参考文献73-75
  • 网页参考75-76
  • 黄永玉年表76-78
  • 附录7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庚;郭传芹;;辛亥精神的漫画表达——浅谈新闻漫画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记载与传播[J];图书与情报;2011年06期

2 杨昆;;清末与民国时期漫画期刊发展历程[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02期

3 张蓓;;辛亥革命前后新闻漫画传播的社会功能[J];当代传播;2009年05期

4 于婧;;黄永玉散文的诗与画[J];儿童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5 蒋杰;;浅谈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漫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3年18期

6 高健;;中国动画发展现状的一点思考[J];华章;2008年Z1期

7 胡芳芳;;浅析抗战前后漫画作品艺术风格之流变[J];华章;2012年13期

8 庞先超;;抗战时期延安与重庆漫画题材内容比较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高健;;论国内动画的本土文化路线的重要性[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9期

10 吴继金;;北伐战争中北伐军的美术宣传[J];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开俭;;动漫之大众传播符号特质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茹娜;张仃艺术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三强;“变相”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青;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李丽;俄苏文学浸润下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梁艳芳;创伤记忆:自述、代述与混合叙述[D];上海大学;2009年

7 张然;基于单线平涂的二维动画本体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强;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俞玮娅;视觉文化视野下的上海漫画艺术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10 金临;吴大羽绘画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蓉;民国时期文学书籍插图艺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黎晓玲;版画名家吴忠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岚武;黄永玉美术作品的生命哲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珠;美国图像小说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王青;重庆梁平版画图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潘江曼;美学视野下的蔡志忠古典漫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蒋萍;阿达美术电影创作的创新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开敏;陈渠珍与湘西自治(1921-1936)[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代腊;黄永玉文学创作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邬佳力;比利时漫画发展脉络及启示[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0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80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