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林剑峰雕塑:当代艺术的自我解放之美

发布时间:2017-08-16 18:33

  本文关键词:林剑峰雕塑:当代艺术的自我解放之美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艺术 雕塑语言 自我超越 解放 艺术语言 作品 性表达 形体 生命经验 凝固


【摘要】:正在坚硬的材料上铭刻柔软的线条,让生命经验化作凝固的形式,雕塑确乎与我们这样飞速运行的时代格格不入,却似乎又是我们这样飞速遗忘的时代惟一的形体确证。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当代艺术 雕塑语言 自我超越 解放 艺术语言 作品 性表达 形体 生命经验 凝固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在坚硬的材料上铭刻柔软的线条,让生命经验化作凝固的形式,雕塑确乎与我们这样飞速运行的时代格格不入,却似乎又是我们这样飞速遗忘的时代惟一的形体确证。这或是中国城市雕塑开始生长和将走向繁荣的必然。在高度现代化的西方国家,雕塑已成为城市的象征之一,起着调节时空环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得蒂;热爱生活 表现生活[J];美术研究;1980年04期

2 罗伯特·马斯韦尔 ,林小平;论米罗[J];世界美术;1980年02期

3 邵大箴;美术中的超现实主义[J];文艺研究;1980年06期

4 李克勤;;雕塑系创作课教学札记[J];美苑;1980年03期

5 克莱默 ,林小平;现代派艺术大势去矣[J];世界美术;1981年03期

6 斯·梭罗门 ,齐宙;现代主义的特性:作为当代艺术的电影[J];世界电影;1981年03期

7 章永浩;;雕塑语言的探索[J];新美术;1981年04期

8 爱德华·卢西·史密斯;曹剑;;一九四五年以来的美术运动[J];美苑;1981年02期

9 陈云岗;由“什么是雕塑语言”所想到的[J];美术;1982年06期

10 陈云岗;有感于当前的雕塑创作及发展[J];美术;198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畅;;探寻综合材料在水彩教学中的应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张东钢;;概述表演基础教学过程中的诗性渗透[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3 丁长河;;艺术批评需要标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王瞻宁;刘虹弦;;“信息图解化”现象及其正负效应透析——兼论“读图时代”艺术教育的使命感[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欧阳巨波;;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师素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葛颖;;带果仁的巧克力——论“大众电影”的形态[A];“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保护长城书画义拍义卖作品征集展[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歌;西门子卓越的“文化计划”[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黄河鸣;切近与疏离[N];福建日报;2000年

3 禹群 王美清;引进与创造[N];美术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乔笙;“你去上海吗?”[N];美术报;2000年

5 胡元麟;新瓷收藏正当时[N];深圳商报;2000年

6 周濂;重见天日的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朝戈(画家) 丁方(画家、评论家) 王伟芳(评论家) 颜慧(本报记者);当代油画中的人文精神[N];文艺报;2000年

8 尹吉男;没有问题的艺术史是否成立[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赵晨钰;《中西艺术精神的缘起——中国先秦与古希腊艺术之比较研究》简介[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陈泱;异域艺术传播的途径[N];北京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纵;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丹;重要的不是结果[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轶;中国艳俗艺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建明;中国新表现主义浅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杞峰;前卫时装设计之当代艺术性[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5 汪凌;超文本语言·当代艺术视觉新经验·新青年[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大治;扣响可能之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炜;略论当代艺术的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颖娟;图谋之后[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国俊;数字化设计工程与当代艺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谢慧峰;油画创作个性的当代意义[D];山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84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84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