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王朝闻雕塑美学观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17 07:14

  本文关键词:王朝闻雕塑美学观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王朝闻 雕塑雕塑 美学观


【摘要】:本文阐述了对王朝闻先生雕塑美学著作《雕塑雕塑》的思考,并从内在精神的主线、造型意识的纯化、神性意造的象征、肖像神形的妙得、精神环境的虚拟、雕塑风格与时代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
【关键词】王朝闻 雕塑雕塑 美学观
【基金】: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雕塑风格演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BF37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王朝闻是我国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其雕塑代表作有《毛泽东选集》封面浮雕、《刘胡兰》、《民兵》等,都已成为刻入人们心灵的文化印痕。其美学专著《雕塑雕塑》、《审美谈》、《审美心态》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健;;浅谈太湖石的审美特征[J];创意与设计;2010年06期

2 滕小松;;雕塑草稿的“预先匹配”[J];雕塑;2010年05期

3 周来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体验美学——我看王朝闻美学思想[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04期

4 罗杰鹦;;鸟瞰他山之石——莱辛《拉奥孔》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历程[J];新美术;2007年05期

5 刘妹;;谈雕塑的时间性特征[J];艺术探索;2006年02期

6 张磊;;中国当代雕塑审美创作谈——以许鸿飞作品为例[J];现代交际;201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李仲如;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申欣欣;美术背景·艺术理念·诗歌创作[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明亮;坚守雕塑创作的个体精神—“灵长”系列创作思考[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2 安娜;凝固之乐舞、立体之史诗[D];河北大学;2006年

3 孔锦;大明寺泥塑罗汉造像[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4 刘婷;现代雕塑艺术中的形式构成结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熊洁;行走的空间[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杨占丽;时代灵魂的塑造者[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李海宁;色彩在中国现代雕塑中运用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8 郭建伟;苏州市城市雕塑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钟家立;城市雕塑与空间环境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吴东升;论明孝陵神道石象生的艺术风格[D];南京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为山;;我看王朝闻先生雕塑美学观——读《雕塑雕塑》杂感(上)[J];雕塑;2009年02期

2 杭间;王朝闻晚年工艺美术思想发展描述[J];装饰;1999年02期

3 车辐;;“给王朝闻带个口信去”[J];四川戏剧;1989年06期

4 徐翎;青春作伴 再再探索——《王朝闻集》出版暨王朝闻90华诞庆祝活动侧记[J];美术观察;1999年08期

5 张桐t@;王朝闻访谈录[J];美术观察;2000年11期

6 ;沉痛哀悼王朝闻同志[J];美术学报;2005年01期

7 汤志锋;王朝闻教授谈审美及当前的文艺评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8 京云 ,李人毅;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王朝闻学术思想研讨会纪要[J];美术;2005年06期

9 王兆一;读《雕塑雕塑》笔记[J];美术;1994年11期

10 樊篱;论王朝闻的艺术本质论[J];理论与创作;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鸿增;;“写画”美学观论纲[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曹步山;聂国辉;李德平;谢厚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美学观[A];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论文选编[C];2003年

3 马新国;;主体性、异化与文学艺术——评赫·马尔库塞美学观[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朝闻;;王朝闻同志的开幕词[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5 李志宏;;从“人本质美学观”到“人智能美学观”的理论建构与阐释[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7 张伟;;马克思主义视野:人类美学论纲[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春文;;母语世界的恋人与尴尬[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9 刘肖岑;姜苈娟;;德育功利性的泛化和德育美学观的树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单三娅;王朝闻百年诞辰座谈会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2 蔡武 文化部副部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隆重纪念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 雕塑家王朝闻先生百年诞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张晓凌;怀念恩师王朝闻[N];中国艺术报;2004年

4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博导 梁江;王朝闻:朝闻道,夕死可矣[N];社会科学报;2005年

5 李延祺;依依惜别王朝闻[N];中国文化报;2004年

6 毛洪安;儒家思想的美学观[N];大众科技报;2002年

7 梁江;王朝闻美术批评特色回顾[N];文艺报;2005年

8 董刚;“隐秀”美学观的成熟与中古自然主义哲学的兴盛[N];贵州政协报;2006年

9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10 李一;相击相和 创造对方[N];中国文化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春燕;王朝闻审美关系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郭平安;李梦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谢锡文;边缘视域 人文问思[D];山东大学;2008年

5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珉;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左少峰;爱默生的神人一体自然观与美学观[D];山东大学;2012年

9 薛龙春;张怀t厥檠е骺悸踇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10 金铖;构筑想象的城堡[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斯敏;王朝闻新艺术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李桂艳;试论《红楼梦》中曹雪芹的女性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崔爽;王朝闻文艺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占丽;时代灵魂的塑造者[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韩志华;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袁丽;三岛由纪夫小说美学探微[D];西北大学;2006年

7 关杰;禅宗对日本茶道美学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8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9 奚立毅;《都柏林人》中的美学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李彤;后现代服饰艺术美学观[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87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87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4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