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探究当代雕塑艺术的身份转型

发布时间:2017-08-18 14:31

  本文关键词:探究当代雕塑艺术的身份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身份转型 雕塑语言 材料语言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


【摘要】:在时代在日新月异的进步,经济在一日千里的发展,科学技术在蓬勃迅猛的提高的大时代背景下,作为传统艺术媒介语言之一的雕塑的内涵独立性正在不断的受到冲击,以至于雕塑概念的发展也从依赖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经历了由相对传统、独立、封闭的艺术特点向相对包容、客观和多元的方向发展。崭新的艺术媒介和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再一次迎来百花齐放的新艺术格局。作为当代雕塑艺术也在不懈的寻求新突破,以谋求更加辉煌的成就和新时代条件下的发展。当代雕塑艺术作品日渐趋向使用现成生活品和高新科技材料来传达它们的观念性,对材料语言的熟悉掌握、对雕塑艺术作品语言的深入理解和对相关语言环境的深刻体悟,这些方面都使得雕塑创作者全面、深刻的表达观念提供了必要的支撑。而且在此基础之上和其他相通的艺术门类互相熔融、关联、诠释,致使当代雕塑艺术概念的本体界定愈加模糊,更加具有明显而复杂的跨界倾向,与陶瓷艺术、装置艺术、现成品艺术、大地艺术、观念艺术、表演艺术、多媒体艺术及其他艺术形式相关联,当代雕塑艺术以更加宽广、博大的胸襟融合不同文化、地域、理念的艺术形式,并产生崭新的当代雕塑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在当下大众审美取向的影响下产生新的当代雕塑艺术观感。于是,当代雕塑概念的身影迈向了跨界。于是,当代雕塑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型。通过对当代雕塑艺术作品的身份转型研究,以及对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并对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之中的材料语言的起源及发展做出了精细的梳理,从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环境到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作品承载着的深沉的历史意义,比较深入分析并预测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当代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身份转型 雕塑语言 材料语言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0
  • 第二章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并立于西方雕塑艺术10-25
  • 2.1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界定10-11
  • 2.2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产生的背景11-12
  • 2.3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语言12-13
  • 2.3.1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语言的表现途径12-13
  • 2.3.2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语言的历史局限性13
  • 2.4 西方雕塑艺术13-15
  • 2.4.1 西方雕塑艺术的起源13-14
  • 2.4.2 西方雕塑艺术的特征14-15
  • 2.5 西方雕塑艺术身份转型15-17
  • 2.5.1 西方雕塑艺术身份转型的历史因素15-16
  • 2.5.2 西方雕塑艺术身份转型的历史“新特点”16
  • 2.5.3 西方雕塑艺术身份转型的去实体化16-17
  • 2.6 西方雕塑艺术身份转型的历史尝试17-25
  • 2.6.1 立体主义与构成主义17-18
  • 2.6.2 现成的艺术和自然界材料的应用18-20
  • 2.6.3 极简主义之少20-21
  • 2.6.4 抽象艺术的运用21-22
  • 2.6.5 波普艺术的流行22-23
  • 2.6.6 新媒体艺术的试验23-25
  • 第三章 材料语言25-32
  • 3.1 材料语言的起源及发展25-27
  • 3.2 材料语言的类别与对雕塑艺术发展的作用27-29
  • 3.3 新型材料的应用29-32
  • 第四章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身份转型32-38
  • 4.1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产生转型的因素32-33
  • 4.2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转型的特征33-35
  • 4.2.1 中国当代观念性雕塑艺术的转型33-34
  • 4.2.2 中国当代材料雕塑艺术的转型34-35
  • 4.3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身份转型的途径35
  • 4.4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身份转型的历程35-37
  • 4.5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身份转型走向的预判37-38
  • 第五章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0
  • 致谢40-41
  • 附图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作品选登[J];美术大观;2000年06期

2 王树良 ,苏滨;模型、比例、时间、事件——西方当代雕塑艺术观念管窥[J];雕塑;2001年02期

3 马敏;人性的开放与当代雕塑[J];美术之友;2002年06期

4 霍守义;理性与迷狂——解析当代雕塑的角色转变[J];美术研究;2002年02期

5 安德鲁·考西 ,芷子;当代雕塑(4)[J];世界美术;2003年04期

6 苏滨 ,金旭明;西方当代雕塑艺术二题[J];雕塑;2003年05期

7 安德鲁·考西 ,芷子;当代雕塑(5)[J];世界美术;2004年01期

8 安德鲁·考西 ,芷子;当代雕塑(6)[J];世界美术;2004年02期

9 ;意大利拉芭拉玛当代雕塑作品展[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4年07期

10 黄建培;当代雕塑发展之路[J];雕塑;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月新;;当代雕塑材料的艺术表现[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尚熹 (作者为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把脉当代雕塑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记者 王瑶;我市拟在北城墙瓮城内打造大同当代雕塑馆[N];大同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张亚萌;当代雕塑:“借题发挥”的艺术[N];中国艺术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陈亭廷;当代雕塑何时迎来“小时代”[N];中国商报;2013年

5 陈亭廷;当代雕塑:重在“栽树”[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荣坤;当代雕塑的收藏潜力[N];中国文化报;2013年

7 斐翔;现当代雕塑 养在深闺人初识[N];中国商报;2007年

8 陈红;当代雕塑:5年内将有较大升值空间[N];民营经济报;2007年

9 殷双喜(中国雕塑研究中心主任);21世纪以来:个性化面貌表达丰富内心[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闫勤;索探:理解当代雕塑[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田全启;思索当代雕塑的材料同一语言[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常洁;当代雕塑材料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刘航;试分析当代雕塑在材料使用上的观念更新与探求[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赵丽强;浅析当代雕塑的形式与特点[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卓;当代雕塑语言中的构成因素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6 谭坤;析当代雕塑中被情理化的媒介[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7 于航勇;闽台现当代雕塑艺术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8 孟晓彤;浅谈当代雕塑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9 章梦薇;“凝结”—论混凝土材料在当代雕塑中的运用与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10 景宝强;论陶瓷材料在当代雕塑中的多样性表现[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95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695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2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