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从大足石刻艺术看中国式佛经变相——兼论“变文”与“变相”及其相互关系

发布时间:2017-08-24 14:02

  本文关键词:从大足石刻艺术看中国式佛经变相——兼论“变文”与“变相”及其相互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大足石刻艺术 疑伪经 变文 变相 相互关系 中国佛教 印度佛教 佛教经典 宝顶山 中国式


【摘要】:"疑伪经",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佛教发展特殊时代阶段的断面状况,对中国佛教乃至"三教合一"的历史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大足石刻艺术"变文"和"变相"有机统一,图文并茂,成为中国式佛经变相的最高阶段,构筑了一道中国佛教历史演进的崭新景观。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大足石刻艺术 疑伪经 变文 变相 相互关系 中国佛教 印度佛教 佛教经典 宝顶山 中国式
【基金】:国家“98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305;B948
【正文快照】: 一什么叫佛教中的“经”?佛教有一个比较传统而明确的规定,或者说佛教界中的约定俗成,就是“只有记叙佛的言教的著作才能称之为‘经’,佛弟子及后代佛教徒无论多么伟大,他们的著作只能称作‘论’。如果硬要称作是‘经’,那就是‘伪妄乱真’的‘伪经’,应当坚决摈弃”[1](P1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良学;宝顶大佛湾第15号龛刻石之管见[J];敦煌研究;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红;王玲娟;;论中国石窟艺术的设计意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黄美燕;;经藏与转轮藏的创始及其发展源流辨析[J];东方博物;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海波;佛教的新罗化及其影响[D];延边大学;2006年

2 魏先斌;佛教济世界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3 李素洁;道安疑伪经判别标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施侠;南京佛寺园林历史文化内涵及环境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阚积军;论明清小说中的缘意识[D];山东大学;2007年

6 赵娜;唐玄宗时期的佛教法术现象探析[D];西北大学;2008年

7 桓占伟;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曾文;日本名古屋七寺所藏一切经和“七寺古逸经典研究会”[J];世界宗教文化;1994年01期

2 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王月清;中国佛教孝亲观初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方广,

本文编号:731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731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7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