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6:04

  本文关键词: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主题 雕塑 门户 空间 景观 城市门户景观


【摘要】:主题雕塑是城市人们精神生活中最主要的艺术产品,是城市提升自身品位和塑造城市自身门户形象的重要载体。因为现代城市的发展已突破了满足基本的生产生活的需要,呈现出追求品位的趋势,因此,作为提升城市门户形象重要载体的城市主题雕塑艺术,,也就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 本文的目的是在西安门户景观中塑造出一些列体现西安历史文化、西安城市特色和人文风情的主题雕塑。以此来展现古城西安的城市形象,提高西安市民的艺术水准,加速国务院提出的将西安打造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 本文的创新点是提出在西安门户景观中塑造主题雕塑的一些独特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 全文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简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内容以及在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应用中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分析主题雕塑与城市门户景观之间的关系和城市门户景观所具有的特性。 第三部分是主要通过对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中所发挥的功能、作用、价值以及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研究了主题雕塑在当前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所遵循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第五部分通过对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中的实际案例应用的分析,来验证前面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是否有所体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主题 雕塑 门户 空间 景观 城市门户景观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6;J3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1
  • 1 绪论11-19
  • 1.1 论文研究背景11
  • 1.2 提出问题11-12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12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12-13
  • 1.4.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12-13
  • 1.4.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13
  • 1.5 相关概念13-16
  • 1.5.1 主题雕塑13-14
  • 1.5.2 门户14-15
  • 1.5.3 城市门户15
  • 1.5.4 景观15-16
  • 1.5.5 城市门户景观16
  • 1.6 研究方法16-17
  • 1.7 研究框架17-19
  • 2 主题雕塑与城市门户景观设计的渊源19-25
  • 2.1 城市门户景观的特殊性19-20
  • 2.1.1 景观序列的运动性19
  • 2.1.2 景观序列的层次性19
  • 2.1.3 景观的多样性[7]19
  • 2.1.4 景观的标志性19-20
  • 2.1.5 景观的期待性20
  • 2.2 主题雕塑与城市门户景观环境的关系20-24
  • 2.2.1 主题雕塑与城市门户景观环境的外在联系20-24
  • 2.2.2 主题雕塑与城市门户景观环境的内在联系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3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现状调研25-39
  • 3.1 西安市城市相关概况25-27
  • 3.1.1 西安市城市格局概况25
  • 3.1.2 西安市空间环境概况25-27
  • 3.2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中现状分析27-32
  • 3.2.1 西安门户景观的布局27
  • 3.2.2 西安门户景观中主题雕塑现状的分析27
  • 3.2.3 西安门户景观中主题雕塑的分布27-32
  • 3.3 西安门户景观中主题雕塑的类型32-33
  • 3.3.1 地域方面32
  • 3.3.2 题材方面32
  • 3.3.3 规模方面32-33
  • 3.3.4 材料方面33
  • 3.3.5 艺术欣赏方面33
  • 3.3.6 手法方面33
  • 3.3.7 空间功能划分方面33
  • 3.4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功能、作用及价值33-36
  • 3.4.1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功能33-34
  • 3.4.2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作用34-35
  • 3.4.3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价值35-36
  • 3.5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36-37
  • 3.5.1 整体规划的缺失36
  • 3.5.2 分布不均不成体系36
  • 3.5.3 与周边环境不协调36-37
  • 3.5.4 场所意识缺失37
  • 3.5.5 题材单一化,缺少贴近市民生活的主题雕塑37
  • 3.5.6 能反映古城风貌、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真正能代表西安的主题雕塑太少37
  • 3.6 本章小结37-39
  • 4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中的设计方法探析39-49
  • 4.1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表达观念39
  • 4.2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影响因子39-42
  • 4.2.1 尺度与比例因子39
  • 4.2.2 材质因子39-40
  • 4.2.3 空间语言因子40-41
  • 4.2.4 环境因子41-42
  • 4.2.5 人文思想因子42
  • 4.2.6 历史文化因子42
  • 4.3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塑造原则42-44
  • 4.3.1 整体性原则43
  • 4.3.2 长期性原则43
  • 4.3.3 城市历史文化结合原则43
  • 4.3.4 时代性原则43
  • 4.3.5 生态性原则43
  • 4.3.6 多元化原则43-44
  • 4.4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塑造方法44-48
  • 4.4.1 在形式与表现主题上要统一44
  • 4.4.2 要与其它景观元素相融合44-46
  • 4.4.3 要具有情景创造功能46
  • 4.4.4 要具有视域空间界定功能46-47
  • 4.4.5 要与古城风格相协调47
  • 4.4.6 要与人文环境相和谐47
  • 4.4.7 要与自然环境相和谐47
  • 4.4.8 要体现时代性47-48
  • 4.4.9 在塑造上要注重于本土传统材料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的结合48
  • 4.5 本章小结48-49
  • 5 主题雕塑在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的案例分析49-61
  • 5.1 西安丝绸之路群雕49-52
  • 5.1.1 基地规划概况49
  • 5.1.2 创作背景49-50
  • 5.1.3 区位空间分析50
  • 5.1.4 设计说明50
  • 5.1.5 艺术语言50-51
  • 5.1.6 设计内容51-52
  • 5.1.7 小结52
  • 5.2 临潼秦统一雕塑52-54
  • 5.2.1 基地规划概况52
  • 5.2.2 创作背景52-53
  • 5.2.3 区位空间分析53
  • 5.2.4 主题立意53
  • 5.2.5 艺术语言53-54
  • 5.2.6 设计内容54
  • 5.2.7 设计优势54
  • 5.2.8 小结54
  • 5.3 《诗魂》雕塑群54-55
  • 5.3.1 区位54-55
  • 5.3.2 设计内容55
  • 5.3.3 艺术语言55
  • 5.3.4 小结55
  • 5.4 大唐不夜城的中轴景观主题群雕55-58
  • 5.4.1 区位55-56
  • 5.4.2 设计内容56-58
  • 5.4.3 艺术语言58
  • 5.4.4 小结58
  • 5.5 大雁塔北广场雕塑58-60
  • 5.5.1 区位58
  • 5.5.2 设计内容58-59
  • 5.5.3 艺术语言59-60
  • 5.5.4 小结60
  • 5.6 本章总结60-61
  • 6 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塑造主题雕塑的有利条件与建议61-67
  • 6.1 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塑造主题雕塑的有利条件61-62
  • 6.1.1 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61-62
  • 6.1.2 西安城市建设、发展与市民精神文化的需求62
  • 6.1.3 区域特征明显,主题雕塑设计素材丰富62
  • 6.2 西安门户景观设计中塑造主题雕塑的建议62-66
  • 6.2.1 总体规划62-63
  • 6.2.2 遵循原则63-65
  • 6.2.3 规划重点65-66
  • 6.3 结论66-67
  • 结论67-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1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力夫;;城市景观的雕塑设计——“景物共生”[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姜涛;;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J];飞天;2011年04期

3 李云慧;;浅谈对雕塑材质和环境的鉴赏[J];青年文学家;2012年05期

4 孙傲;刘鹏;;环境雕塑在中国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0年01期

5 张维敏;;雕塑材质的文化及运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郗美苑 ,赵东峰;精塑千秋盛景 再现大唐雄风——品读大雁塔北广场浮雕作品[J];西北美术;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蔺宝钢;当代城市雕塑建设评价机制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40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740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8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