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雕塑艺术创作中悲剧意识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0:24

  本文关键词:雕塑艺术创作中悲剧意识的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悲剧艺术 悲剧意识 悲剧性雕塑


【摘要】:今天,不管是生活还是艺术,娱乐性快餐文化已经风靡国内。肤浅,低俗,廉价的声色充斥着我们的感觉器官,渐渐的我们已经习惯甚至是主动营造这样的氛围,与此相对应的正是悲剧艺术的没落和衰亡。在众多情感艺术门类当中,“悲剧艺术”可以说是最崇高的艺术形式之一。不管任何时代的艺术作品,想要长久的保持生命力和感染力,并且作品内外皆能达到流芳百世效果的,皆因注入了“悲剧意识”’。古典主义风格雕塑艺术作品,从《拉奥孔》群雕到米开朗基罗的《摩西》是这一时期悲剧意识造型艺术的代表。创作题材,构图,动作瞬间的选择,到内心和肉体的痛苦与面部表情平和的处理,以及身体完美比例和结构,无不体现着“美是最高法则”的原则,显露着强烈的“悲剧意识”。时势造英雄,现代艺术家罗丹、贾科梅蒂经历战争的摧残和时代的磨难,努力挣脱古典的束缚,表现艺术家个性,强烈的悲剧意识使他们的雕塑作品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具有纪念碑式的不朽价值。当代社会下,“悲剧意识”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融入新时代新技术新观念等诸多元素。新时代下悲剧性雕塑艺术观念及表现形式都在变化发展,探究符合当代社会性质的“悲剧意识”对艺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悲剧艺术 悲剧意识 悲剧性雕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30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2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二、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0
  • 三、研究方法10-12
  • 第一章 悲剧的概述12-16
  • 第一节 悲剧艺术观12-14
  • 一、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12-13
  • 二、从尼采的“悲剧艺术观”中看“悲剧”13-14
  • 第二节 雕塑与悲剧的关系14-16
  • 一、悲剧意识与雕塑的关系14
  • 二、悲剧性雕塑存在的意义14-16
  •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雕塑创作中悲剧意识16-43
  • 第一节 古典雕塑的悲剧理想16-24
  • 一、瞬间的永恒——《拉奥孔》16-20
  • 二、人类复杂而矛盾的精神世界——米开朗基罗20-24
  • 第二节 现代雕塑的悲剧个性24-32
  • 一、“审丑”与“悲剧性生命”——罗丹24-28
  • 二、实体的存在与心理的虚无——贾科梅蒂28-32
  • 第三节 当代雕塑的悲剧观念32-43
  • 一、欲望与痛苦的戏剧性悲剧——展望32-35
  • 二、“人性”到“兽性”的悲剧性坍塌——韦天瑜35-38
  • 三、女人的身体,女人的情感——向京38-41
  • 四、最浪漫的悲剧——塔玛拉41-43
  • 第三章 对“悲剧意识”的当代性思考及艺术创作43-46
  • 第一节 “悲剧意识”当代性的思考43-44
  • 第二节 个人艺术创作实践44-46
  • 一、《分离》44-45
  • 二、《还一个本真的“我”》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8
  • 后记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明伟;悲剧意识与文化传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张晓宁;试谈李煜前期词中的悲剧意识[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何锡章,王书婷;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识的演变[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4 孙兰花;崔薇;;理性之灵光感性之窥斑——试论悲剧意识的生成和消解[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邱天君;;悲剧意识在写作中的有意识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唐晓红;于永海;;柔韧与刚强——论中日文化中悲剧意识的差异[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李胜清;;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王小芹;;李锐小说的悲剧意识[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9 周晓英;;论庾信的悲剧意识[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陈自然;;从《水在时间之下》看方方小说的生命悲剧意识[J];名作欣赏;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节;;简论李白的悲剧意识及传导方式[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2 江业国;;中西悲剧意识:两种不同的心理完形[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3 成亚林;;论彭邦桢《巴黎意象之书》的悲剧意识与美感思维[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国钦;;电视喜剧审美中的悲剧意识[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蔡圣勤;;文化殖民后语境中的叙事身份和道德伦理两面性——库切小说《耻》细读之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庆;悲剧意识的回归[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邓晓芒(武汉大学哲学系);个体承担与悲剧意识[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邱丹燕;研讨会是林语堂研究的一个里程碑[N];闽南日报;2007年

4 邓晓芒;人生的功课[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冷成金;唐诗宋词为什么美?[N];解放日报;2004年

6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叶廷芳 (北京);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N];光明日报;2013年

7 杜浩;文化艺术是苦难者的救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关海山;大气的散文[N];文艺报;2002年

9 泓子;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与艺术的完美结合[N];中国贸易报;2004年

10 薛涛;想象在前,,幻想在后[N];文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沁;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中的悲剧意识[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禹;从《长日入夜行》看尤金·奥尼尔悲剧意识的起源[D];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

2 陈欢欢;雕塑艺术创作中悲剧意识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葛送;从国民性看中西悲剧意识[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康维忠;社会转型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悲剧意识[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杨征;论悲剧意识教育[D];河南大学;2007年

6 张艳娥;论老舍及其小说的悲剧意识[D];西北大学;2008年

7 覃莉;庄子与叔本华“生命悲剧意识”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8 张镰;从悲剧的文学表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剧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金艳;论老舍的悲剧意识及其小说的悲剧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瑞;论董立勃小说的悲剧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3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53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4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