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论当代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的瓶颈现象

发布时间:2017-09-15 21:21

  本文关键词:论当代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的瓶颈现象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 公共艺术 发展现状


【摘要】:在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仍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大量涌现以及这个概念的全面提出是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这同社会的逐步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城市公共领域不断增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但伴随快速发展依然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现象,本文拟以此作为出发点来将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瓶颈现象加以分析和探讨。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
【关键词】城市 公共艺术 发展现状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项目编号:11XJC760003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在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最早是被“城市雕塑”“公众艺术”“环境艺术”等词语所替代,当时真正的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还没有完全明确。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公共艺术主要以城市雕塑为主要表现形式,80年代中后期,城市公共艺术及城市雕塑均开始注重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这同我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桂荣;;灵魂的铸就——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思考[J];文艺评论;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立群;;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3 苏婷;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陈育德;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洪拓青;;风景油画中色彩的情感表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6 原春鸣;;论绘画色彩的情感表现[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梅向东;张恨水的“四不像”与其通俗文艺范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赵榕树;艺术:真情与自然的融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高星海;梦幻与艺术思维[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10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郭尚兴;;汉英文化类辞典编纂要端举论——以《汉英中国哲学辞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王庆华;;公共预算与分配正义[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史修永;;从焦虑体验的角度看表现主义的审美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周菲;;当代欧美公共哲学研究述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王十禾;;“网络民声”本体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8 韩升;谢丽威;;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在传统伦理社会和现代市民社会之间[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高燕;;现代性的后果及其教育反思[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曹闻民;;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纪莹;大连市电子党务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耿鑫瑶;用情勾画灵魂的表现艺术[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晶;具象绘画的抽象意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欣妍;论中国民间美术对现代版画创作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苗红润;融合抽象画特质的版画创作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共境域[J];建筑与文化;2008年04期

2 张苏卉;包林谈公共艺术[J];雕塑;2005年04期

3 任永刚;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应用[J];装饰;2005年02期

4 李秀勤;公共艺术的基础结构——在当代文化氛围中对公共艺术的思考[J];新美术;2002年04期

5 徐诚一;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叶凤华;叶正华;;公共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艺术界;2007年03期

7 郭伟生;;刍议公共艺术[J];美术学报;2008年01期

8 萧孟;;“摆渡”公共艺术?![J];大美术;2007年02期

9 张文祥;谈公共艺术中壁画艺术的发展[J];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10 宋长青;;传统中的现代——雅典当代公共艺术一瞥[J];装饰;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征;;陶艺归真,返于环境——有感于陶艺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位置[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长江;;城市环境色彩的决策[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建邦;;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机制研究[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4 陈蓓露;;公共艺术的触觉表达与慢生活设计[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姜文涛;;公共艺术的数码设计表现趋势[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陈娟;;解读公共场所的影像迷宫[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7 陈漓;易乐平;;现代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梁霄;;浅谈丰满区农民画的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肖湘平;;探索常宁剪纸艺术的产业之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渊;让艺术融入公共生活[N];台州日报;2009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广告牌上的公共艺术 我们有多少路要赶[N];文汇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聆听;公共艺术,让城市更美好[N];台州日报;2010年

4 邹文;北京亟待为公共艺术整容[N];文艺报;2002年

5 美周;公共艺术不要特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王光明;为何“开荒牛”变成“孺子牛”?[N];深圳商报;2010年

7 刘亚东;公共艺术:期待公众参与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婷;在深圳,我们雕塑家园[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张春莉;公共艺术应受到尊重和保护[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记者 贺慧宇;奥运公共艺术建设等您献计[N];中国建设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3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4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与运用[D];重庆大学;2010年

2 向颖;对立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房婷婷;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艺术中的互动形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葛筠;场所·主题与整体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熊若蘅;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姚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伍清辉;诗意安居:居住区公共艺术整体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陈丽;反思与发展——从材料的角度谈玻璃装饰艺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郑晓晨;公共艺术的人文精神[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诸葛雨阳;论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场所精神[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858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58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6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